2020全球抗疫:我们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办?(6)
专题 | 发布时间:2020-04-10
| 人气:
| #评论#
摘要:另一方面是许多国家都推出经济刺激和社会救济计划,主要包括降低基准利率,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提供贷款与进行输血,定向扶持航空、旅游等受损严重
另一方面是许多国家都推出经济刺激和社会救济计划,主要包括降低基准利率,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提供贷款与进行“输血”,定向扶持航空、旅游等受损严重的产业,为全民或中等收入以下家庭提供一次性补贴,甚至为企业提供员工薪水补贴等。以美国为例,3月27日,美国一举推出了高达2.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与社会救助计划,其中直接为美国家庭和个人提供的一次性经济补贴就高达2900亿美元。
这一危机时刻的快速救助方案反映了美国政治的一个有趣现象。当平安无事、岁月静安时,首都华盛顿经常是两党互斗,互相扯皮。而一旦美国面临严重危机,两党突然就会变得步调一致,国会能够以超快速度通过总统提交的经济救济法案。所有这些,就是要把疫情对美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防止疫情带来进一步的次生灾害。
从疫情数据来看,尽管目前欧美主要国家的每日疫情新增数仍在高位徘徊,但好消息是,确诊病例的增速已经开始下降。按照目前的趋势,我的一个乐观估计是,包括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英国在内的欧美发达国家可能会在未来两三周内控制疫情的快速增长势头,五月份经过巩固,六月份也许能够恢复经济社会的基本正常化。当然,此次重大疫情对欧美发达国家方方面面的影响,一定要比我们今天能够想到得更为深远。
有人说欧美国家疫情变得如此严重,主要原因是他们浪费了两个月时间,没有做到及时跟中国“抄作业”。这种说法当然有些道理。由于起初对于疫情的错误认知,欧美国家没有及时做好准备和采取应对措施,导致了本国疫情的失控。但就抗击疫情本身的模式来说,欧美发达国家后来抄的“作业”更接近东亚地区的抗疫模式,而不是中国大陆全封闭全隔离的抗疫模式。
3月中旬以后,欧美国家的政府就普遍采取了积极的作为,但他们的做法是渐进的、根据疫情进展逐渐调整的模式,而非激进休克疗法。他们开始大规模地投放试剂盒,安排非常便利的检测,来精准地锁定患者,然后对重症患者进行积极救治,要求轻症患者进行隔离。当疫情数据进一步上升以后,欧美国家对重点城市或疫区还采取了关闭学校、商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的封锁政策,并要求居民自行居家隔离,努力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但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公共交通系统仍然维持着正常运转,食品和超市的销售与配送系统仍然运转如常,支持社会运转的市场力量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此过程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欧美发达国家在科技和组织方式上的创新。比如,拿美、英两国来说,科研机构和医药公司在几天内就对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做了多次技术改进,最终实现检测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和检测的时间越来越短。再比如,美国白宫跟几大超市合作,在遍布全国的超市停车场建设了车主不下车就能实现快速核酸检测的通道。这就避免了大量潜在患者涌向医院可能导致的“踩踏效应”和互相传染效应。所有这些都是抗击疫情的创新做法。
更重要的是,如今欧美国家的主要生物科研机构、大型医药公司和大学病毒实验室已经快速运转起来,他们试图实现第一时间完成病毒疫苗与对症药物的研发。当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疫苗或对症药物的研发并不容易。但是,考虑到欧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和大型医药公司的科研实力,如果人类有朝一日能成功研发疫苗或对症药物,那么这些国家还是更有可能首先完成该领域的技术突破。而一旦未来疫苗或对症药物研发成功,疫情就会迎刃而解。
如果说欧美发达国家在疫情初期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判断失误、行动迟缓和领导力的缺失,那么自3月中旬以来,这些国家表现出来的更是危机意识、内部协调和卓有成效的行动。当然,这种政策调整的结果得到显现,大概还需要两三周左右的时间。
顺便说一句,随着3月份欧美疫情的大规模暴发,中国国内舆情竟然出现了转向。民意从2月份普遍的反思和追责心态,开始产生巨大的反转,变成了某种暗自庆幸的心态——“我们还不错”,“否则,就成了意大利”。甚至还有网友开始以“看戏不嫌事大”的心态来评判欧美国家的疫情。但实际上,欧美的疫情越严重、时间拖得越久,中国的进出口市场就越难实现正常化。进一步说,如果欧美国家的疫情继续恶化和升级,那么中国跟这些国家的政治关系也一定会受到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