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上游新闻
穿过村庄的铁路弯道,竟成了村民口中的“死亡弯”...... 近日,“焦柳铁路穿村致19人身亡”一事引发关注。19条鲜活生命的消失,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教训。上游新闻梳理媒体公开报道发现,在这十多起事故中,遇难者以老年人、小孩、聋哑残障人为主。火车为何非要穿村?后果为何如此严重?当地到底有没有安全防护措施?铁路周边为何不封闭?该如何预防铁路事故发生? 目前,铁路部门回应称已在有序推进防护栅栏封闭工程建设。 火车穿村致19人身亡 以老人小孩聋哑残障人为主 多年来,焦柳铁路事发路段已发生火车撞人事故19起。 5月12日,湖南张家界永定区关门岩村发生一起火车撞人事故,致1人不幸身亡。记者从属地西溪坪街道办事处获悉,已联系死者家属,正在进行善后工作。 4月6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宋家湾村发生一起火车撞人事故,15岁的残障留守女孩宋玉莹丧命于从村里经过的焦柳线铁轨上。
宋玉莹生前照 在这之前,该路段已有至少17人遇险身亡。 而这17起火车撞人致身亡事故中,遇难者以老年人、小孩、聋哑残障人为主。他们中有的行动迟缓,来不及躲让火车,有的存在听力或智力障碍,火车鸣笛没有作用。最小的遇难者年仅1岁半。 这17人,除本村人外,还有外乡人被火车撞身亡。几年前村里修建黔张常铁路,一名外地年轻人来铁路工地找活干,他坐在老鸦口一号隧道洞口附近喝酒,火车从隧道钻出后把他卷入车底,拖行100多米后身亡。 火车撞人伤亡事故,在焦柳铁路其他区段也在上演。 据2011年的团结报一则新闻报道,焦柳铁路湖南吉首火车站至吉首火车南站区间,铁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2007-2010年发生铁路事故65起,死伤人数70余人。 火车为何穿村? 住宅与铁路共生 宋家湾村位于湘西张家界市山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背靠尖角山,面朝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河。这个800多人的村子以土家族为主,宋姓是村里大姓。山区耕地资源紧张,全村仅有519.9亩基本农田,人均不足一亩。种田养不了家,很多村民前往广东打工。 焦柳铁路是“三线建设”时期修建的一条战备铁路,1978年建成通车,作为我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纵,这条铁路多年来承担着晋煤、豫煤南下的运输任务。
涉事村庄航拍画面 图片来源:新京报视频截图 焦柳铁路的修建改变了宋家湾村的村居格局。铁路从村子腹地穿行而过,把村子一分为二:铁轨西侧的山下住着1-6组,有600多村民,分布着农地、进城省道和成片区的住房。7-9组村民住在铁轨东侧的缓坡和山上,有200多人,五分之二的耕地也分布在这边。40多年来,村民们上山耕作、下山出行都需要横跨村里这条铁轨。 这条连接河南焦作和广西柳州的普速铁路,47年来犹如一条钢铁巨蟒,每隔十几分钟便从宋家湾村呼啸而过。车轮与铁轨摩擦的轰鸣声,成为村民日常生活里习以为常的背景音。 作为南北交通干道,焦柳铁路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但其原始线路设计也给宋家湾村埋下了长期的安全隐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焦柳线宋家湾村路段火车撞人事故频发,至今未能有效解决,成为困扰当地数十年的民生难题。 后果为何如此严重? 鸣笛时有时无,村民外出常跨铁轨 焦柳铁路是一条山区铁路,纵贯中国第二、三阶梯过渡带,其选线体现三线建设“靠山、隐蔽”的特点。受山区地形限制,铁路在宋家湾村形成了复杂的线路特征:总长1.5公里内分布有4个曲线弯道,2段穿山隧道,这被村民认为是火车在村里经常撞人的重要诱因,弯道和沿线树木阻碍了村民的观察视线,加之火车鸣笛时有时无,等到人发现火车时,往往已经很近了,火车同时在快速开,留给人的避让时间很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