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4.27
罗望村久旱数月
作者 |第一财经 南英 4月27日上午,雨水降临久旱数月的罗望村。 罗望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全村共有村民1100左右人。近期,包括贺州市在内的广西多地的旱情,受到关注。 广西的少雨天气自去年11月以来就开始显现。据广西气象部门统计,2024年11月以来,广西平均降雨量只有11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七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气象干旱呈反复发展态势。截至4月21日,广西12市的55个县份出现干旱灾害,累计造成43.1万人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实时值达5.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9万公顷。 4月25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监测显示,广西全区仍有107个县(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特旱面积约12.9万平方公里(占比54.2%),主要集中在河池、贺州、来宾、贵港、南宁、梧州、玉林、钦州、北海、百色等地,较上周相比特旱面积减少了25.7%。 趁着久违的降雨,村民们开始了抢种行动。 久旱逢甘霖 过去几天,贺州连续下了两三天雨,虽然雨量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但对当地干涸的土地来说,已是久旱逢甘霖。 “如果再晚几天不下雨,这些玉米估计都要死了。”4月26日下午,罗望村农民杨女士在家门前的田地上除杂草,她说,从去年秋天到现在,这里就没怎么下过雨。 持续数月的少雨天气,让这片土地遭遇了罕见的干旱挑战,农作物生长和春耕进程受到影响。 身材瘦小的杨女士边除草边比划着向记者介绍说,往年这个时候,玉米早就长到腰部这么高了,但现在的高度还不到她的膝盖高。这些玉米是她在今年清明节前后种下的。
清明节前后种下的玉米苗株 南英/摄 罗望村的村民们原本应在清明节前后就开始播种水稻,可干旱的天气让田地一直干涸,播种计划被迫搁置。 村民陆先生说,这几天,村民才开始犁地松土,要是没有这场雨,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但“现在雨水还不够,水库也没水下来,田里一直没有水,还不能种。”他说,村民还在等待更多雨水的到来。 同样是在罗望村,4月26日下午,阿文与家人正在山上修剪茶树。阿文告诉记者,受干旱天气影响,部分茶叶已经由绿色变成褐色。“你看,这是死的。”他用手捏着一片褐色茶叶对记者说。 罗望村村支书李扶枝向记者介绍,罗望村山多地少,近年来只能往山上发展,经济作物主要是茶叶。但受干旱天气影响,他预计今年村里的春茶产量要减少一半以上。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黄姚镇凤立村等多个村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在4月25日挂出的一则信息显示:“当前,全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把早稻抗旱抢插、抗旱保春耕作为春季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系统部署抗旱救灾措施,科学组织春耕备耕工作,有效缓解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广西日报》4月25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预计,未来一周,广西有两次中雨、局地暴雨伴强对流天气过程,桂东、桂南气象干旱有望进一步缓解。但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旱情仍将维持。 罗望村等村庄农作物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附近山上的东潭水库。但第一财经记者在东潭水库现场看到,过去几个月的少雨天气,导致该水库目前近于见底。现场村民告诉记者,在前几天没下雨之前,水库水量更少,“差不多都见底了,活了几十年,就没见过这样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