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人文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贾樟柯的小镇时光(3)

专题 | 发布时间:2020-01-06 | 人气: | #评论#
摘要:三 像很多人一样,我是因为贾樟柯迅速获取的罕见声誉对他产生好奇。自 1997 年的《小武》以来,他的每一部电影似乎都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他出生于

 

 
像很多人一样,我是因为贾樟柯迅速获取的罕见声誉对他产生好奇。自 1997 年的《小武》以来,他的每一部电影似乎都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他出生于 1970 年,即使放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这一代人中最有成就的艺术家之一。
 
▲电影《小武》剧照
 
但更进一步的了解的欲望,却不是通过他的电影,而是来自他个人。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 2005 年初,我们被相互介绍给对方,却只是握了手,好像什么也没有说。第二次则是在上海,在酒店的柜台前,我们一起等待登记入住,他和我的同事小晏随意地聊天,诚恳而真实。再然后,我们邀请他为杂志写文章,他的语言比编辑们估计的要有魅力得多,他像一个作家在写作,却比大多数作家要诚实。在东四环的一间餐厅里,我还发现他拥有谈话的天赋。那天,他刚刚从重庆市的奉节县城归来,他的新电影《三峡好人》是在那里展开的。
 
“我们不要再说中国仍处于转型之中,我觉得转型已经完成。”我对于他的这一句记忆犹新,他谈到了刚刚的拍片经历,他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没有赶上拆迁分房子的末班车,住在桥洞下,就像家乡煤矿已被既得利益者垄断,它们似乎都预示着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束,资源的分配已成定局。他谈到了一心想推销一切的少年,记得奉节人不是问“你做什么工作”,而是“你讨什么活路”,在为基本生活所困的奉节,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展现出了一种令人赞叹的生命力。
 
他说对于中国迅速的变迁而言,他的“摄影机镜头记录得实在太慢了”。他回忆起十年的电影生涯,并按照它们所试图捕捉的时代情绪,而排列在一起。《站台》,它讲述从 1979 年到 1990 年代,一个县城里一群年轻人的生活。《小武》,它讲述在 1990 年代后期,社会变革波及基层社会之后,一个人面对身份重新定位时的一个矛盾。第三部是《任逍遥》,它讲的是一个依赖能源生存、却面临资源枯竭的城市的生存状态。到《世界》的时候,把摄像机对准了一个充满了复制的世界公园,它就像是今天的中国,它是一个由赝品构造的埃菲尔铁塔、金字塔、银座的世界,人们在其中行走、交谈与相恋……
 
尽管他说自己已没有昔日的因对于未来的憧憬而伴随的激情,但是他的谈话仍是如此富有魅力,他的语音平稳,节奏不缓慢也不急迫,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从不放弃的个人角度,他总是在谈论他自己正在思考的、想象的,对于正在发生的历史的质疑,不管它是否拥有成熟的结论,或者是否拥有前后一致的逻辑,他真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困惑。
 
没什么比他在思考上所展现出的真诚更动人的了。他充满热情地去探讨,在旧价值观迅速被颠覆和抽空,而新的元素则相互扭曲地拥挤进入时,人们头脑中与内心中既空洞又杂乱的状态到底是怎样的。这是另一个中国的故事,它不在北京、上海的五星级酒店里,不在新建的高楼大厦里、宽阔的公路上,也无关庞大的市场里令人惊讶的劳动力储备,而是人们在这个价值失衡的社会里的内心焦灼。
 
我被他的谈话深深触动了。我突然惊异地发现,尽管面对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社会变革,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与艺术家却表现得无动于衷。我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尽管一心要生活在一个更波澜壮阔的年代,但是却对身边的深远变化视而不见:几亿人从乡村搬入城市;昨天还生动有力的思想到今天已变得僵化不堪;先前所有人都谈论政治,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金钱;昨天人们还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美国人、欧洲人这样生活,今天已身在东京、巴黎和纽约;一些人突然变得无比富有,而另一些人则沦为赤贫,财富在增加,不平等似乎增加得更快……生活在其中的中国人,是如何做出应对的?他们外表看起来千篇一律,内心却可能起伏跌宕。一个个个体的故事,或许没有一眼可知的英雄主义与诗意的场景,却以另一种方式传达了人的希望与尊严……
 

 
我找来贾樟柯的电影、关于他的文字记载,和与他相识的人交谈,甚至专门前往了他在镜头下拍摄了很多遍的汾阳县城。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人文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