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红 2019-12-23 09:27:30 贫困地区是培养干部的实践基地,脱贫攻坚一线是沸腾的练兵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奋战在贫困地区的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一线的坚强组织力量,是完成急难险重扶贫任务的施工员,是党的扶贫方针政策的落实人,是鲜活扶贫事例的实践者。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脱贫攻坚一线是最能培养干部能力,提升干部素养的地方。 一、提高政治站位,贯彻群众路线 踏进贫困户的门坎,手放在他们的炕沿上,设身处地感受他们的苦乐悲欢,从内心深处融入他们的情感世界,加深同群众的鱼水情谊,懂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实诚、最可爱的群体,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精准扶贫方略,就如同架起了无微不察的显微镜,把原先最不起眼、最容易遗忘的贫困群众生活放大照亮,进而通过政策管道给他们输送专项订制的“营养液”,在新的历史时期增进群众福祉,维护公平正义,有效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通过为民谋生、为民谋计诠释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价值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恪守政治规矩,站稳群众立场,树立为民操守,更好地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价值观;要在为贫困群众纾难解困中牢记初心使命,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脱贫攻坚一线焕发出新的实践特性、时代风采、制度成果;要在为贫困群众事无巨细、驰而不息的办实事、解难事中,增强服务群众的工作本领,增强同群众打交道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结能力、教育能力、重塑能力等。 二、深刻理解体会,掌握政策实质 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特别是驻村帮扶干部,在到村扶贫前,大多久居机关,有着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有着较为系统深刻的掌握,但如不到贫困群众这个社会触角的最底层去历练一下,锤炼一番,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学识见地难免会出现知之不细、觉之不深、朦胧模糊、镜中望月之感。脱贫攻坚一线,工作条件艰苦,问题千差万别,情况错综复杂,既有不少需要坚决落实政策的地方,也有许多政策尚未照顾到或因实践发生变化需要修订完善的地方,既有大而一统放之皆准的普惠性政策需要落实,也有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的政策创造。为此,身处一线的扶贫干部,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扶贫方针政策的同时,有效均衡村民间的利益矛盾,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讲政治,讲团结,讲协调,把村干部接收天线的频道调校好,把贫困户摆脱贫困的意识,首先归拢到感党恩求自立的轨道上来;需要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的问题,做到落实政策全覆盖、无死角、真满意;需要认真去思考,用心去琢磨现有政策落实的磕绊困结,找出贫困群众的政策需求同现有政策的匹配偏差,在丰富的扶贫实践中增强分析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进而提出自己在政策建议方面的真知灼见。 三、全面统筹推进,强化思维运用 脱贫攻坚工作,涉及资金、项目、政策、数据、程序、台账等方方面面,有着逻辑的严密性、程序的客观性、帮扶的系统性等特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需要从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大处取势,小处落笔。高处是站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贫困群众也不能少的政治高度。低处是自己所包的村、所帮扶的贫困户必须如期实现脱贫,不能出现差迟漏失。大处是准确把握村情舆论,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既要看帮扶的短期效果,也要从长远出发,通过宣传教育、扶志扶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小处是因村制宜、因户施策,通过医疗救助、技术培训、劳务介绍、保障兜底等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因此,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不能单兵突击、畸轻畸重,而是要全面科学统筹,有力有序推进,奏响和谐曲,唱好大合唱。为此,要强化底线思维,确保贫困户稳定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不出现漏评、错退等原则性错误;要强化系统思维,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推进,多点突破,全面结果;要强化辩证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搞弄虚作假的“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要强化市场思维,更多运用市场的规律、市场的办法,选准带动力强、辐射面大的扶贫产业;要强化历史思维,不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不搞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使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