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商业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养乐多的“健康”支点,摇晃了

商业 | 发布时间:2025-11-10 | 人气: | #评论#
摘要:来源: 伯虎财经 广东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林恩 近日,日本养乐多本社株式会社宣布,其在华布局的首家工厂广州第一工厂将于11月30日正式停产。生产功能将逐步转移至广州第
来源: 伯虎财经 广东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林恩

近日,日本养乐多本社株式会社宣布,其在华布局的首家工厂——广州第一工厂将于11月30日正式停产。生产功能将逐步转移至广州第二工厂及佛山工厂,以优化生产系统和管理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去年12月上海工厂关闭还不到一年。

“今天你养乐多了吗”,这个广告语还鲜活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保留住巅峰时候品牌的无限风光。但现实中,养乐多正在经历棘手的经营挑战。在它面前铺开的,是一道考验如何跨越时代长青的难题。

01 一年内关闭两家工厂,养乐多释放危机信号

作为乳酸菌饮料品牌,2002年,养乐多进入中国市场,以“有益肠道健康”的宣传理念迅速打开市场,大单品“小红瓶”红遍大街小巷。

最初,品牌以“益力多”名称在广东经营,2003年在上海以“养乐多”运营。

广州第一工厂于2002年6月投产,是养乐多在中国市场设立的首家工厂,2014年开设广州第二工厂,2019年在佛山设厂。三厂总占地11.6万平方米,总产能达600万支/天。

关于广州第一工厂的关停,广州益力多公关部负责人回应称,此举是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旨在提升中国市场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该工厂自2002年6月投产,因设备老化,公司决定将原有3个厂,整合为2个厂,以优化生产体系、提升产能利用率,更有效地配置经营资源。

此次广州工厂关闭引起较大关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已是养乐多一年内第二次关厂。2024年12月,养乐多关闭其上海工厂,并计划在同一日全面停止该工厂的生产活动,称上海工厂目前已整合到上海总部,关闭上海工厂是推进经营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重组提高生产效率,整合资源配置以进一步提高销量和业绩。

在业内看来,一年内两家工厂关闭并不只是产能调整,更意味着其在华业务迎来收缩调整阶段。

其中,销量下滑和市场竞争加剧是主要原因。一来,养乐多的销量出现大幅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在中国市场养乐多合计日销447.2万瓶。尽管较2024年同期的426.7万瓶略有回升,但与巅峰时期日均760.9万瓶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

此外,根据此次关于关闭广州一厂的公告显示,广州养乐多公司2025年1-3月平均销售量为149万瓶/日,销售区域为广东省、海南省。这与2021年282万瓶的日均销量相比,同样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蒙牛、伊利等本土巨头加码,持续挤压养乐多的市场份额,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02 养乐多,进退维谷

剖析养乐多当下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处境并不乐观。

首先,这几年乳酸菌饮料品类的增长情况不佳,行业本身面临挑战。

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公司马上赢发布的乳酸菌品类相关数据显示,乳酸菌饮料类目自2022年至2024年一季度,整体呈现出均价、份额双双下滑的趋势。

此外,在2023年乳酸菌饮料市场前十品牌的份额变化中,份额排名第一养乐多、第二的蒙牛、第四的娃哈哈均出现市场份额下滑的情况。

不管是养乐多,还是行业中其他品牌,都难逃这一集体困境。而除了这一道关卡,养乐多自身颇为停滞的发展,也是绊住品牌的核心原因。

这些年,养乐多也有进行新品的研发,例如2016年养乐多推出“低糖”产品(小蓝瓶)、2023年推出“500亿低糖”产品(小金瓶),以及2024年5月推出养乐多蜜桃味新品(小粉瓶)。但这些并没能更好地推动养乐多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业内人士认为,在创新方面,养乐多始终未能突破“乳酸菌饮料”的品类边界。尽管养乐多在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线已拓展至其他营养食品、饮料,甚至延伸至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但养乐多中国目前仍专注于活菌型乳酸菌乳饮品。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