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依托供应链的平台型企业会好一点,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压力。 比如Shein,核心产品价格较低且服装类目退货率较高,对于利润空间小的商家来说,商品收回的成本可能会超过原价,久而久之会带来退货囤积的压力。 这也是去年法国和瑞典以环保为借口打压Shein的理由之一。 并且为了向平台化过度,类似Shein这样的“轻资产”平台也逐渐重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仓,售后服务体系都依赖于资本开支,而融资之路却充满荆棘。 因此我们对于快时尚未来两年的预期并不乐观,当节流利润无法弥补增速下滑带来的影响时,才是寒冬真正来临之日。 06 结语 曾记否,在过去十年快时尚高歌猛进时,快时尚巨头们披露财报的口径,都是营收规模和资本开支的趋势;而从2024年开始,几乎所有的快时尚企业,都在以节流成果叙事。 如此,给到公众与投资者直观的感觉便是: 前两年的快时尚,颇有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气风发;面对消费模式的变迁和时代浪打浪追逐,早已不在期许更多,而今识尽愁滋味,最终无非是“却道天凉好个秋”。 趋势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以上如是种种之下,我们或可一叶知秋的是——2025年的快时尚,大概率仍是震荡寻底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