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教育

旗下栏目: 品牌 文化 教育 人事

不成立的“非传统安全”一词(3)

教育 | 发布时间:2020-03-19 | 人气: | #评论#
摘要:这里还需要指出是,安全研究领域出现较多的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其中的传统和非传统所修饰

这里还需要指出是,“安全研究”领域出现较多的“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其中的“传统”和“非传统”所修饰或限定的都并非“安全”,而是“威胁”或“因素”,而“威胁”和“因素”在汉语中与“安全”不同,倒是与“医术”及“医疗”一样,可以分为“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可以用“传统”和“非传统”来修饰限定,因而由此形成的“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以及相应的“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以及相应的“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都是可以成立的汉语语词及概念。

反过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安全”与“因素”、“威胁”之间的“反类比”,说明与“因素”、“威胁”不同的“安全”,不能像“因素”、“威胁”那样分为“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如此硬性划分后形成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个语词,也不会如同“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那样成为合乎汉语语法和习惯的语词。恰恰相反,所谓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都是汉语语法学上非常可疑的表述,是普通逻辑学上难以认可的虚假概念。

 

二、权威旁证与理论假定

除了上述“类比”之外,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个“旁证”。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共中央的文件,还是中央政府的文件,特别是中共中央在历次全国党代会上的报告,以及中央政府在历届全国人代会上的报告,其文本应该说是经过字斟句酌而比较准确的,因而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为此,我们力图在这些权威文本的相关论述中,寻找是否有“传统安全”或“非传统安全”之类表述,以及对相关问题又是如何表述的。

在进行如上工作时我们首先发现,10多年来的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文件对“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论述,与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发展、大众安全观念的变化、学界安全研究的拓展,具有极高的共振和同步的增长。对此,我们曾通过比较1992年至2008年之间,“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历次全国党代会上的中共中央报告、历届全国人代会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图书馆历年藏书书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历年收文题名中出现的次数,给予了比较充分的证明。[⑤][⑥]

然而,就是在越来越多地论及“安全”和“国家安全”、大量引入学界通行的新旧安全术语、与学界形成如上高度共振的情况下,从1992年开始形成的中共中央5个党代会报告和2个相关文件,以及中央政府各年度的工作报告,都只是在“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其相应的“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传统安全威胁”的表述中包含了相应的“字眼”,并没有把“非传统安全”及相应的“传统安全”作为独立术语来使用。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安全”一词共出现了4次,其中1次为“国家安全”,但没有出现“非传统”或“传统”与“安全”联系起来的表述;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安全”共出现6次,其中3次为“国家安全”,也没有出现“非传统”或“传统”与“安全”联系起来的表述;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安全”出现了14次,其中3次为“国家安全”,首次把“传统”及“非传统”与“安全”联系起来,表述为“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⑦];2007年十七大报告,“安全”出现23次,其中5次为“国家安全”,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⑧]的表述;2012年十八大报告,“安全”出现36次,其中4次为“国家安全”,与“传统”及“非传统”相关的表述依然是“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⑨]。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