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进 坡上的国安学 今天
安全研究中的实、思、言、行
刘跃进
人们之所以在安全研究中,在国家安全研究中,其实也包括在认识和研究其他许多问题时,会把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根本原来就是没有分清问题的层次、角度、界线等等,其中既有主观与客观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也有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还有主观认识上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 说清国家安全问题,包括说清其他许多方面的相关问题,都必须把实、思、言、行四个层次先分得清清楚楚。不要借口这些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是互相联系的,来否定严格分清它们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重要的科学意义。只有先分清不同问题,才能最终真正看清楚不同问题之间的真实关系,包括它们之间不同意义上的联系。分不清或不分清不同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等等,不可能真正看清楚它们之间的真正关系和联系。 先说第一个层次的“实”,包括含义相近但有区别的事物、实物、事实、实际、事件、客观存在等等概念,指的就是各种与人们思想相对应的事物对象。在国家安全领域,“实”就是国家安全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至于一些人在定义“安全”概念时说到的不受威胁的感觉,其并不是“实”的层次上的事情,不是“安全”概念的内容,而是一下层次的“思”的内容,是应该在“思”的层次上理解的“安全感”。还有“维护安全的能力”,有时也被定义在“安全”概念中,其实这也不是处于“实”的层次上的“安全”所具有的内容,而是下面我们将要讲到第四个层次上的问题,即“行”的层次上的问题,是一种行为能力。 第二层次是可以概括为“思”,包括思想、思维、观念、观点、认知、认识、政策、理论、研究、主观认识等等概念,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实和主体精神状态的反映。在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安全感、安全观、安全思想、安全理论、安全研究等等,都是处于这一层次的事情。由于英文security的多义性,特别是由于其在具有与汉语“安全”一致的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含义之外,还可以指向人们对安全的感觉、感知,因而在解释security一词时,人们自然而然地指出security既有客观上不受威胁的含义,也有主观上没有恐惧的含义。但如同我们多年前已经指出的那样,虽然在语言学的意义上,对security做出具有主观性的解释完全成立,因为这个英语单词确定有这样的含义,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解释仅仅适用于英语security,而不适用于汉语“安全”,而且这种解释仅仅是一种词典意义上的“释词”,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定义”,以“释词”代替定“定义”,在科学研究和逻辑方法上是明显错误的,而且不仅在以汉语为工作语言的环境中是错误的,即使在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科学研究中也不合逻辑。国内学者之所以多按英文来解释和定义“安全”概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中自觉不自觉地顺从西方中心主义和英文中心主义、甚至臣服于西方的文化霸权和语言霸权之外,一个更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精神,缺乏基本的科学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训练,无力在作为科学概念引进英语语词和以英文为工作语言的社会科学理论时,对其作合乎逻辑的科学分析,而是不加深入研究地直接移植,即不考虑相关语词的不同含义而简单地“直译”。另外还必须注意的是,人们的安全感、安全观、安全思想、安全理论、安全研究等等,并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安全现实的反映,而在反映安全现实的同时也反映着安全认识主体即人的主观精神状态,并通过主观精神状态间接反映着认知者本身的社会存在,包括其出生环境、成长环境、现实状态等等。因此,任何人,都不可完全客观地认识对象,包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客观存在的安全状态,而必然会在这种客观状态认识中不同程度地掺加主体本身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