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性价比降低了?
2024年,债市弥漫着一股“牛市”的气息。 202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1.66%,创下22年以来的新低;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跌破了2%的重要关口,甚至在11月25日,我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被日本的30年期国债收益率反超。
随着收益率的下滑,债券价格水涨船高,十年期国债ETF和30年期国债ETF在2024年内分别收涨8.88%和22.5%。 到底是什么让债市如此“牛”呢?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比较简单——“资产荒”和经济基本面疲软,成了推动这一切的关键因素。 首先,2024年楼市和股市(特别是9月前)低迷,投资者纷纷涌向债券市场。低利率环境与资产荒促使债券成为机构的首选,需求上升推动债券价格上涨; 其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仅反映市场资金供需,更是市场对这个国家未来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预期的一个“风向标”。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依然存在,市场普遍认为这会促使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出台,从而推高债市的需求。 特别是2024年12月起,央行明确表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市场预期2025年降息40-50个基点,点燃多头情绪,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7%。 不仅如此,近期机构的“抢筹”行为也助推了债市的上涨。一方面,机构普遍预计2025年央行将降息或降准,债券的吸引力因此大增。为了抢占先机,机构选择提前布局,趁着低收益率的环境买入,以期在未来收益率进一步下行时获得资本增值; 另一方面,机构,尤其是基金和银行,往往需要为年初的业绩打好基础。债市的稳定性和可预见的收益增长,使得债券成为他们开年“抢滩登陆”的首选。 展望2025年,在宽松预期的背景下,债市依然有机会可寻,但表现不会像2024年那般顺风顺水。除了可能会受股债“跷跷板”的影响,还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当前的国债收益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市场对2025年降息的预期。市场普遍预计,央行降息的空间在40-50个基点,而在2024年12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降至1.66%(截至2024年12月31日17:00),下行了34个基点,几乎消耗了降息的预期空间。因此,即使央行按照市场预期降息,债市也不会有太大的上涨空间; 二是债券利率与资金成本出现倒挂,会让“借短买长”的策略失效。通常情况下,机构通过借入低成本的短期资金,再将其投向长期债券,以赚取利差。但随着债券收益率的急剧下降,许多债券的收益率已经低于融资成本(例如,保险的实际融资成本通常在2%以上),使得这一策略变得越来越不划算。 整体来说,低利率时代似乎已经不可避免,长债收益率的中枢仍可能继续下行,但这种下行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毕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能无限降低,最低可能会触及1.5%左右。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债市全无机会,只能说更适合采取波段操作。未来,债市更可能进入震荡调整期,甚至出现更多的波动,主要是受政策调控的影响。 如果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逆回购等手段向市场注入资金,增加流动性,这类操作通常会对债市形成利好,推动债券价格上涨。反之,如果央行卖出特别国债,增加债券的市场供给压力,就可能导致债券价格下跌。例如,12月中旬有传闻称,中国财政计划于2025年发行3万亿元特别国债,市场预期这一举措将大幅增加债券市场的供应,债市立即出现回调。 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时,市场往往开始猜测两件事:一是经济前景可能不太乐观;二是央行或许准备松动货币政策。换句话说,低收益率意味着国内的无风险资产回报减少,投资者们自然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机会,而黄金,或许会被盯上。 黄金上涨的确定性是存在的,但与2024年初那种“一路高歌”的流畅行情相比,未来的走势可能会更为波动。
黄金仍是“保险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