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境内发行限制之时,城投债的境外发行融资通道亦明显趋严。 此前有消息称,在南向通渠道下,监管要求各投资机构对城投点心债投资“只减不增”,即城投债只允许减持或持有至到期,不允许新增买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向沪上某券商固收自营人员求证。对方回应称,其所在部门的确有收到相关限制通知,她认为,继部分银行和券商在南向通渠道购入一级市场新发城投点心债受限后,预计今后相关业务参与机构或将以私募基金为主,二级交易市场则暂不受限。 在堵住城投境外发行高息点心债的“漏洞”后,在化债大背景下,境内外城投债供给或将一致趋于收紧。上述投资人士告诉记者,在境内城投债融资额压降之下,意味着大规模增加高付息成本的城投点心债大概率也是不被容许的,境外城投债规模预计会随之下行。 安全边际提高,信用利差缩小 在隐性债务置换的资金支持下,高息弱资质城投债被提前兑付,而存量城投债则进一步获得信用背书。城投债偿付安全性提升,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其一级发行票面利率和二级市场的成交收益率的双双下降。 其背后原因是,机构预测到化债资金对城投债主体偿付能力和信用资质的强化作用,并对其未来估值走势变得乐观。 这一点迅速反映在城投债的市场成交定价上。兑付信心的强化使得城投债个券成交价普遍升高、风险溢价降低,从而推动城投债的发行与成交收益率下行,也就是投资者从票息上得到的信用风险补偿有所降低。 记者根据DM梳理发现,从成交规模来看,城投债市场表现主要受地域因素决定。11月8日以来,二级市场中城投债的成交额主要集中在化债大省,比如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等本次分配到较大置换债额度的地区。 城投债成交利率压降较多,高票息城投债身影难觅。DM数据显示,价格方面,上周交易日(12月9日-12月13日)城投债周平均收益率3.98%,较此前一周微幅下行5.51bp。其中山东、陕西、贵州等省份周收益率下行,福建下行幅度最大,下行39.30bp至3.47%。 分信用等级来看,近一个月内AA评级城投债成交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从11月15日平均3.84%的高位一路下降到了12月12日的平均2.63%,获化债推进带来的信用提升效果更明显。而低等级的AA及以下、中高等级AA+、AAA城投债成交收益率变动亦有小幅压降,其中AAA级城投债由11月14日2.61%的平均成交收益率来到了12月17日2.14%的低位。 12月17日,中邮固收团队表示,城投行情相当火爆,可以说是信用债市场最受欢迎的品种,目前收益率已经普遍压缩到极致。从趋势来讲,一方面信用债明年大概率会继续进入低票息时代,纯粹的票息挖掘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信用策略确实有“利率化”的趋势。“今年是高息资产严重匮乏的一年,而且上述趋势大概率会持续到明年。” 未来信用风险如何演化? 近期城投公司退出融资平台的节奏有所加快。记者据DM不完全梳理统计,11月初至12月17日,发布退平台公示的城投企业已达16家,相较今年本轮2万亿元化债资金额度分配之前要更为密集,主要来自河北、河南、云南、山东等化债大省。 这些城投公司大多数宣布隐性债务清零、为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转型而退出融资平台。海通证券固收团队在研报中指出,化债加速,意味着城投平台与政府的信用剥离加速,在退平台过程中,城投资质分化或逐渐显现,信用定价方式或发生转变。 而城投企业在纷纷退平台后,信用演化如何走,日后的经营生存又如何寻找新的资金来源和出路? 对此,惠誉评级亚太区国际公共融资评级高级董事孙浩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化债过程将加速城投转型,摆脱融资职能的城投并未失去地方政府的支持,来自政府的支持将更加弹性。 孙浩认为,隐性债务清零的推进并不意味着政府支持会断崖式撤出,虽然城投的收入已经趋于商业多元化,大部分城投仍然与当地政府高度绑定,城投资产负债表的政策属性依然很强,依然为当地政府落地重点政策的抓手,例如城市更新、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等。存量经营性债务通常形成政策和商业双重属性的准政策性资产,包括基础设施、城市服务、产业配套等。未来政府对于经营性债务的支持虽然不具备隐性债务的刚性约束,但支持动机会更加弹性,取决于城投经营性债务投向项目的政策属性,以及城投违约可能对当地带来的溢出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