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在京东茅之赋旗舰店发现,在售的各种茅之赋酒瓶身上均印着“百年传承 酱香之源”“王茅创始人王运端秘方酿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等字样。天眼查显示,其生产厂家贵州王运端酒业有限公司注册于遵义市红花岗区。 除打着“王茅”旗号的“傍茅派”外,打着“赖茅”“华茅”旗号的酒企也遍地开花。如贵州省赖正衡酒厂、贵州华问渠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王秉禛酒业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的“贵州茅之礼”礼盒酒等,包装盒均印上了“王茅创始人王秉禛、华茅创始人华树人”等字样,其注册地址均位于贵阳市。 业内人士指出,曾有一段时间,市场上赖茅酒极为盛行,高峰时赖茅酒或有上千个系列。截至目前,仍然打着“赖茅”旗号的酒企不少于10家,这些酒企大多位于贵阳等茅台镇以外的地方。而以“华茅”旗号宣传的酒企相对较少,仅有两三家。如贵州华祖烧坊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对外销售的产品,宣称1915年获巴拿马金奖,传承了华茅相关文化历史。 记者调查发现,在各公开网站和电商平台,涉嫌以“擦边球”形式虚假宣传的酒企多达数十家。业内人士坦言,由于时代久远,加上刻意包装的文化、历史,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宣传内容的真假,很多人因此上当受骗。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很多“古墓派”“傍茅派”酒企在产品和包装上、推广及宣传中使用“茅台酒创始人之一”“茅酒本源”“茅台前身”“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无限接近茅味”等字眼,意图攀附“茅台酒”商誉,碰瓷“茅台酒”,为自己获取市场竞争优势,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受到严厉打击。 违背历史 四类虚假宣传乱象突出 面对虚假宣传乱象,记者以购酒者身份走访了仁怀酒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坦言,所谓的祖传老窖、茅台前身等说法基本上都是骗人的,都是“傍茅台”的拙劣手段。他重点强调了两点:一是不存在所谓的清代酒窖等噱头,老的酒窖都在茅台酒厂里面;二是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酒是茅台酒的前身,现在除贵州茅台外的任何酒企都不应以此来宣传。 白酒专家蔡学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创始人一般仅为贡献最早、最大的一两位,从家谱中随便翻出后代的一个名字便宣传说是创始人,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挖祖坟、翻祖谱、编故事甚至是编祖谱的酒企,或能赢得一时的成功,但最终在市场竞争大潮中是不能长久的。 记者又走访了仁怀市相关文史专家,在其提示下研读了《贵州省志·酒业》《仁怀县志》及茅台酒厂志等史料。综合这些史料可知华茅、王茅、赖茅以及茅台酒的真实发展历史: ——约在清乾隆、光绪年间,贵州盐商华联辉新建“成裕烧房”(后改名“成义烧房”),生产的酒称为“回沙茅酒”,又称“华茅”。此后,其孙华问渠接手后扩大再生产。严格意义上讲,华联辉是“华茅”真正的创始人。 ——1879年,仁怀“天和盐号”老板王泽履(号王立夫)与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系石家养子,后改名王映奎,又名王荣霄)、商人孙全太合资创办“荣太和烧房”,王泽履负责生产销售。1915年孙全太退股,便改名“荣和烧房”,生产的酒称为“荣和茅酒”。1915年,“荣和茅酒”和“回沙茅酒”一起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参加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统称“茅台酒”。“荣和茅酒”后称“王茅”,王泽履是“王茅”的真正创始人。 ——1929年,贵阳商人周秉衡在茅台村开办“衡昌酒房”。1941年,贵阳人赖永初收购“衡昌酒房”并更名为“恒兴酒厂”,生产的酒先名“衡昌茅台”后名“赖茅”,赖永初是“赖茅”的创始人。 1951年,国家购买“成义烧房”,同时接管“荣和烧房坊”。1953年7月,又接办恒兴酒厂。三家酒厂整合完毕后,1953年8月正式取名“贵州省茅台酒厂”。早在上世纪80年代,茅台酒厂便注册了“华茅”“王茅”“赖茅”等商标,目前这些商标仍然归其所有。因而,目前市面上以“华茅”“王茅”“赖茅”商标对外销售的酱酒,均涉嫌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