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杠杆游戏
图片由AI生成 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 当一家公司开始把“长期主义”挂嘴边,大概率意味着短期正在遭遇瓶颈。 2025年8月25日,拼多多交出了自创立以来最令人“揪心”的一份半年度成绩单:二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7%,增速大幅放缓;上半年整体营收增速也从2024年同期的104.49%缩窄至8.6%。 更引人注目的是利润表现:上半年整体利润同比下滑24.18%,拼多多近年来罕见。 曾经那个狂奔的拼多多,似乎终于慢了下来。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是阶段性调整,还是增长见顶的信号? 1 财报显示,上半年拼多多总营收约1996.52亿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本身依然庞大,但增长的“魔力”正在消失:同比增幅跌至个位数为8.6%。 具体来看,第一季度营收956.72亿元,同比增长10% ;而到了第二季度,营收虽达到1039.8亿元,但同比增速进一步滑落至7%。 7%的增速!对于任何一个成熟的巨头来说,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成绩。但对于拼多多——这个常年维持30%以上,甚至动辄翻倍增长的“火箭少年”而言,这无异于一次紧急制动。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拆解拼多多的收入结构,杠杆游戏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拼多多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在线营销服务(广告)和交易服务(佣金)。 作为拼多多的“现金牛”,在线营销服务业务上半年虽然仍在增长——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5%,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3.4% ,但增速出现放缓迹象。
交易服务业务的表现则更加令人担忧。第一季度,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6%,已显疲态 。而到了第二季度,该项收入为482.8亿元,与去年同期几乎持平,增长近乎停滞。 交易服务费与平台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和货币化率(Take Rate)直接挂钩。其增长停滞,强烈暗示着拼多多平台的GMV增长可能遇到了瓶颈,或者平台为了稳住商家生态,主动降低了抽佣比例。 2 如果说营收增速放缓是“冷”,那利润数据就是“冰”了。 上半年,拼多多合计归母净利润约455亿元,同比下滑24.18%。其中第一季度147.4亿元,同比骤降47%,近乎腰斩;第二季度情况稍有好转,但307.5亿元依然同比下滑了4%。 成本飙升成为侵蚀利润的关键因素。 财报里杠杆游戏看到,拼多多上半年营收成本同比增长约31%,远超营收增速。其中销售与营销费用达到606.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94.6亿元增长22.5%;研发开支71.7亿元同比增长约23.2%。
拼多多管理层在财报中明确表示:“我们继续在商家支持项目上进行投资”“优先考虑长期影响而非短期成果”。这暗示了利润下滑某种程度上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拼多多在上半年推出了“千亿扶持”计划,旨在通过对商家的支持来维持平台生态活力。该计划包括对商家的降本减佣措施、“电商西进”等等。 财报中增加的成本,还有相当一部分被投向了海外市场,尤其是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 从2022年上线至今,Temu以一种比国内主站更激进、更“烧钱”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