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
主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要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阅读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您认为出版社在推动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马国仓: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继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之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也已连续12次写入“全民阅读”。阅读改变人,并通过改变人改变世界,特别是当今社会已进入消费时代,必须大力提升文化消费。这其中,阅读作为大众文化消费最重要组成部分,持之以恒不断提升阅读消费水平,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在江苏调研时,对此有深刻体会。在江苏很多地市,深入居民家中会发现,当地倡导居民家中设置家庭书架,这种倡导很有必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若达不到要求,就称不上真正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只要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如今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物质文明已经达标,但精神文明却尚未达到相应水平,这是一个亟须补齐的短板。当下,很多地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设立了相关指标,进而大力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原因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除了依靠文化熏陶以及通过读书提升国民素质而外,并无太多的路径可走。 过去的全民阅读主要由社会、书店和相关文化机构推动,其实出版社在做一本书时,对其主要内容、特色亮点、阅读人群等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出版社理应成为最佳的阅读导师。在新时代高质量推进全民阅读,我认为出版社首先要转变单纯出书、卖书传统观念,深度参与阅读推广之中,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其次要增加精品佳作供给,满足市场消费中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做好好书推介发售,让读者真正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甘心掏腰包,热心去阅读。再次要加强引导,把握阅读消费方向,针对阅读市场消费存在的问题,关注并研究阅读市场消费构成和特点,并积极加以引导,不断提升内容的质量和品位,向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从而引导大家健康阅读。最后要强化服务意识,推动阅读消费升级,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阅读服务,提升群众参与度、平台辐射面和品牌号召力。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很好地研究年轻一代的阅读兴趣、阅读方式、阅读习惯。他们是出版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也是新技术、新媒介的拥趸,我们既要通过让新技术赋能出版,打造年轻读者喜闻乐见的出版物产品,发挥出版功能,体现出版价值,推动出版业发展,同时要用创新产品引领青少年读者,影响青少年读者,把爱国主义、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艺术性、技术性地嵌入其中,匠心打造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创新作品,让主流价值成为时代最强音。
07
主编:报刊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一极,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报刊媒体,在文化价值引领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中国出版》在业界影响广泛,其定位为“中国出版管理者的参谋、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益友、新闻出版研究者的平台”,在实践中这三种定位是如何有效整合,从而发挥引领作用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