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能量场 北京
作者|普子胥 出品|网易科技《能量场》栏目 一款车动辄9万元的价格降幅,在中国汽车业发展史上可谓闻所未闻——2023上半年,在湖北省地界上,一场在全国车市中掀起纷争波澜的燃油车“价格战”就这样开打。由当地市、区政府联合车企对当地生产的汽车品牌推出大力度购车补贴活动,优惠金额从5000元到90000元不等,有人用“吃惊”、“最强省补”来形容这一次的巨额补贴。 这一轮价格战逐渐“白热化”,各大省份与车企或主动或被动,相继加入(或卷入)其中,参与降价让利的车企多少心有不甘,以致代表车企利益的两大国字头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继站出来发文,对湖北省方面发起的这股特立独行的降价行为迎头予以声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公开声明中称,始于湖北的补贴促销,有失公允,有悖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精神,“如果任其发展,将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极大损害”。 在两大协会齐齐发声反对之后,很快,在全国不少城市引发连锁踩踏式降价的这场补贴促销势头被摁灭。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向《能量场》表示,这次由某地引发、几乎在全国蔓延的燃油车价格战,力度大,烈度高。而由于非市场主体的介入,某种程度上让竞争变得很不公平。 比如,面对这场“军备竞赛”,富裕的省份可以拍马赶到,但对一些没钱的省份来说,又该怎么办? “整个汽车市场坦率讲,彼时出现一种互相竞价,完全陷入一种冲突的局面。”章弘谈到,某地为了提振消费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实结果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他强调,如果非市场主体要选择进入竞争时,应该做好前期研判。否则,一个无心之举或许会蝴蝶振翅,让彼此都很被动。
未来,同等规模、甚至更大量级的价格战是否会重现乘用车的舞台?在价格战余波未平的当下,面对更加复杂竞争形势的新能源品牌又该如何自处?而在这场变化中,消费群体又将流向何处? 章弘谈到,对新势力车企来说决策者们应该“少点主观追求”,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去市场中找到消费者真正想要的车型,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理想买单。 否则,车企如果一直不挣钱,单靠资本市场输血,必将在这场战争中倒下。 以下为网易科技《能量场》对谈章弘节录: 一、“先前的燃油车价格战,造成了一种互相竞价,完全陷入一种冲突的局面。” 《能量场》: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汽车流通协会都对燃油车市场出现的价格战,提出呼吁,请各方克制。但令人好奇的是,价格战其实一直都有,可为什么你们对这次价格战反应这么大? 章弘:我个人认为,这次的价格战和以往的价格战不太一样。 首先是时代背景不一样。疫情三年给整个乘用车市场销售带来的影响很大。尽管新能源汽车一枝独秀,但燃油车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因此,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消费,回暖经济采取了积极补贴的政策,开始参与汽车消费领域的竞争。 以往的价格战是比较纯粹的市场竞争,大家为了促销实行降价,只有一种消费市场主体在参与。但现在,还有非市场主体的参与,这就可能带来一种竞争的不公平。 比如,为什么只是某款燃油车得到补贴,其他的产品就得不到补贴?这对准备购买其他产品类的消费者来讲,存在不公平。其次,同一品牌的车型只能在某一省份得到补贴,但这对在其他省份购买同品牌的消费者,是否存在不公? 另外,这一次降价的幅度太大:因为非市场主体(地方政府)的参与,让一款车能够降9万左右,这是从未有过的一次降幅。以往大部分的价格战,在只有市场主体参与的前提下,价格浮动往往是2~4万之间的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