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 19:43:10 来源: 新京报 北京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救人是什么感受? “氧气只有海平面的27%,呼吸变得困难。”“连打开一个水壶喝水都费劲。”54岁的谢如祥这样形容。 5月18日深夜,在海拔8450米、距离珠穆朗玛峰峰顶仅四百米处,他和39岁的范江涛决定终止登山,救援一名倒在路边的登山者。他们及夏尔巴向导总计花费了四个小时,下撤五百米,将遇险者运送到最近的营地。 范江涛是湖南省登山队领队、湖南登山运动协会副主席、湖南省高山专业委员会主任。谢如祥曾任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队长,现是湖南省登山队队员。从2016年起,范江涛就梦想着登顶珠峰,谢如祥则是在2018年定下这个目标。 多年的准备与等待后,他们决定在与终点咫尺间放弃登顶,只用了几分钟。
湖南省登山队合影,右一为范江涛,前排坐下者为谢如祥。受访者供图 一 5月18日是登山的绝佳天气,范江涛回忆,“几乎没有一点风。”根据当地夏尔巴向导提供的天气预报,这种好天会持续到19日早上。 傍晚五点半,范江涛和另外两位队友以及夏尔巴向导,从海拔7950米的珠峰C4营地出发,做最后九百米的冲顶。六点半,谢如祥出发。 一行人负重许多:连体衣、头巾、帽子、围巾、高山靴、双层手套、1.5升开水和氧气面罩是生存必需品。要攀登,还要带上升器、下降器、冰镐、冰爪等技术装备。谢如祥说,一个氧气瓶就3.5公斤,身上的总负重超10公斤。 但他们行进顺畅。晚上8点多,他们就到达了被称为黄带的冰岩混合地带最上沿,且都觉得体能充沛。如按计划,他们将在当地时间第二天凌晨三点前登顶。 范江涛带了一部卫星电话,“我甚至在想,登顶后,国内不知道天亮了没有?我第一个报喜电话要打给谁?” 夜晚的珠峰黑透了,只有头灯照射的地方有些能见度。晚上8点20分左右,范江涛照到前方路上卧倒着一个人,穿着火红的连体衣,蜷缩在路绳的右侧。
谢如祥(左)和夏尔巴向导。受访者供图 范江涛又看了一眼手表,显示海拔8450米。“按业内的惯例,海拔8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是可以不救人坦然走过的。因为在这高度,救人很难,而且容易把自己也搭进去。”他与队友也决定继续前行。 倒地遇险者的锁扣仍系着路绳,范江涛等人要前进,就必须解锁安全绳,绕过遇险者,再扣上安全绳。等待队友们解锁、扣锁的时候,范江涛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发现遇险者脸上覆盖薄冰,身穿的连体衣已大面积破损。左手裸露,已冻得发黑,右手戴着薄抓绒手套,整个人都在颤抖。 他问遇险者,你是中国人吗?对方没有回应。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对方轻轻说,自己姓刘。他这才认出了她——都是登山爱好者,他在日常拉练时常与她打照面。再询问,得知她没有向所属登山队报备,自行找了登山公司及夏尔巴向导来攀登珠峰。 一旁的夏尔巴向导提醒他,此人救不了了,应该继续向上。 “第一次是被说动了的。”范江涛绕过了刘女士,又随着夏尔巴往前走了二十来米。走着走着,他想起一个人。 前一天,也就是5月17日,第一批登顶成功的队友回到C4营地,带来一个消息。他们在山上看到一个登山者倒地,他们尝试急救,“但没救过来。”看他衣服上的名牌,叫陈学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