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2019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制度,开启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去年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缓税缓费7500多亿元。 不过,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是,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区县支付风险和重整风险上升。这也意味着,2023年财政既要对冲经济社会风险,又要确保自身风险可控,兼顾多重目标。这更加考验政府的理财能力,尤其是财源建设、大数据理财、优化支出结构、绩效管理、零基预算、中期规划、宏观指导等。 4.59亿人:就业是最大民生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亦是过去十年的一大亮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十年1.4亿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每年有上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过去五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升至65.2%,提高5个百分点。不过截至2021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尚有超过18个百分点的鸿沟,“就业安居”是重要导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从3.85亿人攀升至4.59亿人,年均增长740万人,占比从50.49%跃升至62.62%。这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轨迹相一致,过去十年大量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向城镇人口转移,给城镇化提供了丰富的“蓄水池”。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亦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纳入预期目标,以更全面反映就业状况;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又首度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不过,受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冲击,2020年以来城镇就业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速双双趋缓,前者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后者仅实现0.5%的微弱增长。 随着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如何稳就业成为当务之急——去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再创新高。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200万人左右。如何进一步稳就业,不仅事关民生福祉,更事关各地经济的持续性恢复乃至城镇化进程。 57.21万亿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 过去十年,投资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唱主角”。从2013年至202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32.93万亿元增长至57.21万亿元,跨过两个十万亿台阶。从投资占GDP比重来看,从2013年的55.54%增长至2015年的58.93%的高峰,转而逐年走低,已经连续两年跌破50%。不过整体而言,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仍然较为严重。 作为公认的“基建狂魔”,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占据相当比重,最受关注的即是铁路项目。以高铁为例,国家铁路局此前透露,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9.8万公里增长到2022年的15.5万公里,其中高铁从0.9万公里增长到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图片来源:新华社 基建投资主要是政府主导,是其托底经济的手段之一。在当前“稳增长”的重要阶段,各地扩大基建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意愿较为强烈。但是,随着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城投债收紧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s)等新型融资工具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通知,境内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起步。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经有24个基础设施 REITs项目发行上市,发售基金超过780亿元,主要覆盖产业园区、高速公路、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仓储物流、清洁能源、租赁住房等重点领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从1.99%到2.55%:创新是第一动力 倘若以十年为刻度,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脉络依稀可见: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过去十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从1.18万亿元跃升至3.09万亿元,跨越两个万亿级台阶;从投入强度看,则从1.99%上升至2.55%。这也反映出,过去十年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