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网
近年来,部分省公务员招录将年龄条件放宽到40岁,这无疑是广大人才的福音。这为各地组织部门人才招录提供了经验,即打破年龄“框框”,真正做到不唯“龄”、只唯才。
打破年龄“槛”,发扬惜才的传统。纵观历史,大器晚成、老当益壮者不胜枚举。姜子牙磻溪垂钓得遇明主时已经72岁,百里奚拜为大夫时70岁,欧阳询80岁任率更令,冯子材年近七旬率军抗法……这些事迹都说明,优秀和年龄无关。对此,组织部门在识别人才、招录人才、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发扬“不看年龄只看才能”的传统,到广大人才工作岗位去实地考察、向其学校师生、原单位同事了解,面对面同人才进行调研、交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并掌握其业务水平、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情况,从而摘下“年龄滤镜”,真正把有能力、会干事的人才选出来、育起来。
打破年龄“槛”,壮大人才队伍。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人才工作而言,这句话也是同样适用的,因此,组织部门在开展人才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才的年龄和阅历、经验等的平衡,这时候适当打破人才的年龄限制,其作用不言而喻。要拓宽“优秀者适当放开年龄”的准入门槛,打破以资质、证书等界定优秀的传统,通过现场考试、随机出题面试等方式,考察人才的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对能力突出者打破准入年龄,从而引进更多的实力过硬、专业素质较强的人才,有效补充农业产业、工业经济、金融行业等人才缺口,为发展增添后劲。
打破年龄“槛”,切实激励人才。组织部门作为落实人才工作的重要部门,有效激励人才、调动人才,充分推动人才作用发挥。要在清楚“年龄滤镜”中发挥带头作用,深入到乡镇(街道)、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等用人方,检查并清理带有“年龄门槛”的“土政策”“土行规”,同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为人才开通劳动仲裁、问题深入渠道,有效保护人才的合法权益,让人才感受到肯定、感受到温暖。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和人才招引等环节,提前放宽年龄准入,放低条件“门槛”,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请”进来,营造尊重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让更多人看到真诚以待的决心,从而愿来、愿留。(严肃)
来源: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