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站在民法典立法起点的老人(4)

专题 | 发布时间:2020-06-01 | 人气: | #评论#
摘要:最终平等说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被民法通则第2条直接采纳。此外,金平还是大陆最早提出物权制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制定统一合同法的学者之一

 
最终“平等说”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被民法通则第2条直接采纳。此外,金平还是大陆最早提出物权制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制定统一合同法的学者之一。
 
在赵万一看来,金平老师“平时话并不多,讲课也不是特别有激情,但看待问题深刻”,许多观点都非常超前。比如在参与民法典起草和《民法通则》的讨论中,他曾多次建议,承认习惯和法理的法律地位,赋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
 
前段时间,金平老师还给他打电话,让他论证下民法与社会文明的关系。赵万一提醒他,1986年我们就合写过一篇《民法与社会进步》的文章了。那个年代,几乎没人关注这个话题,“都是把法律当作一个工具来看待”。连赵万一自己也是在2014年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启动后,才真正意识到两者的密切关系。
 
1985年,金平带赵万一等4名学生赴苏州参加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赵万一说,金平是他见过带学生参加最多学术会议的老师。
 
一生的夙愿
 
在《民法通则》颁布前,已有《婚姻法》和《继承法》,之后三十多年间,陆续通过了《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反家庭暴力法》……
 
随着一部部民事单行法的出台,有人质疑,是否还有必要制定民法典?
 
三年前民法总则通过时,孙宪忠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民法通则》如今只剩十来个条文有用,更多的条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被其他法律替代了,有些条文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而现存的单行法,由于颁布的年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等原因,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制定《民法典》的作用之一被认为,解决现存法律之间的相互矛盾,统一整体的逻辑。
 
2013年,北京大学为魏振瀛教授举办八十大寿庆祝会,这位参与过民法通则和第二、三、四次民法典的起草的老先生说,他最大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民法典的出台,并在致辞最后大声疾呼:“中国一定要制定民法典!”
 
2016年魏振瀛病重住院。中国人大法学院院长王轶回忆,每次去看望老师,谈的全是民法典,那时魏振瀛说话已经比较困难,但听得很认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最后一次去看先生,临别前,先生紧紧攥住我的手。我说:‘魏老师,您要坚持住,坚持到2020年民法典出台。’先生艰难地点点头,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民法学者的使命,就是制定一部先进的、科学的、完善的民法典。唯有民法典才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明所达到的高度。”这是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梁慧星的老师谢怀栻去世前所讲。
 
1990年,梁慧星申请了一个民法典立法研究课题组,拿着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6万元,一做就是20年,完成了一个近2000条、约400万字的草案。2010年,他的眼睛黄斑穿孔,视网膜脱落,做了手术后,看书很困难,仍坚持统稿。
 
他还参与了1998年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在内部牵头启动的第四次民法典起草,当时的9人研究小组,如今一半都不在了。民法典出台前夕,梁慧星留下一句:“国家的事,我尽了我的职责。”
 
年事已高的金平渐渐淡出了民法学界,在歌乐山下的西政老校一栋旧宿舍楼里安度晚年,但他一直没有停止对专业的学习和思考。
 
学生每次去看望他,他都会要求把学生最新发表的文章带给他看,或者推荐学界比较重要的文章。有时他想到一个什么问题,还会打电话给学生,让他们论证一下。
 
赵万一说,金老师提出的部分问题还是能带给他一些思考,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为他始终关注社会、时事对法律的影响,“能够从政策理念中捕捉出一些法律问题,他至今还有这个能力”。
 
金平从六十多岁开始自学英语,直到前几年还在背单词,订了英文报纸,虽然一句口语不会说,但能自如地看英语专业书籍。他常说:“我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
 
另一件坚持做的事情是锻炼,这是他年轻时留下的习惯。他曾引以为傲的是,一辈子没进过医院,始终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体面——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头脑。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