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烟火”户部巷

专题 | 发布时间:2020-04-11 | 人气: | #评论#
摘要:新华社 1天前205评论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4月8日,户部巷人员已有不少人员进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皮曙初摄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皮曙初、李思远)4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
1天前205评论

“烟火”户部巷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4月8日,户部巷人员已有不少人员进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皮曙初摄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皮曙初、李思远)4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烟火”户部巷》的报道。

江城四月,樱花凋尽,春光更暖。

户部巷的行道树已经绿满枝头,春意盎然。年轻人穿着家居服打羽毛球,老人们戴着口罩在弄堂里踱步,街坊们偶尔聚在一起“咵咵天”,还有人拖着行李箱匆忙返回,热干面的香味也在小巷里飘散……

武汉烟火味,最浓户部巷。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城市正在重回正常轨道。记者连日里来到户部巷,试图从这条百年小巷里,探访过去两个多月里究竟经历了什么,触摸武汉正在重生的烟火气息。

(小标题)过早户部巷

“你们搞么斯啊,不要拍照。”大概是误以为记者要曝光,老陈喊起来,隔着窗子都能感觉出他的怒气。

3月底,记者来到户部巷。

户部巷广福坊,狭窄曲折,挂着“武汉热干面”招牌的小店里热气腾腾,老陈正忙着煮面,一大团煮好的面条摆在案板上,冒着热气。摊开、抖散、抹油、再摊开……一旁的电扇呼呼地吹着风,老陈的额头还是渗出细细的汗珠。

“这个叫作掸面,掸完晾冷。吃的时候只需用水焯一下,更劲道、不松散。”老陈的女儿圆圆介绍。这两天,越来越多的老顾客吵吵着“换口味,想吃热干面”。他们一家就“偷偷”地开了张,还特意网购包装袋、封装机,做起网上销售。

“煮这么多,卖得完吗?”

“我们家做热干面十几年,整条街上的人都爱吃。”老陈的女儿一边把芝麻酱、卤水、萝卜丁、酸豆角进行打包,一边说。她手脚利索,话语间充满着武汉女孩的爽朗。

过早,来一碗香气四溢的热干面,是这座城市最具烟火气息的一面。

“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说到武汉的烟火气,不能不说户部巷。

武汉人将吃早餐称之为“过早”。一个“过”字,很有气势,就像“过年”“过节”一样,隆重而富有仪式感。他们将早餐“过”得花样百出、名目繁多:汤包、豆皮、油香、面窝、热干面、欢喜坨、锅贴饺、糯米鸡、炒豆丝、糊汤粉……一顿早餐,可以吃出上百种花样。

但是,武汉人过早又是不讲究、很草率的。早晨出门,随便找上一家路边摊,往凳子上一坐,高喊一声:“老板,来碗热干面。”一顿早餐就算对付了。有的人坐也不坐,拎上两个面窝、一碗米粉,便匆匆赶路,边走边吃。

所以,武汉满大街都是过早的摊子,门面不大,两三口大锅,或煮或炸,或蒸或煎,再摆几张小桌,放上酱醋佐料,甚至路边随意摆上几把凳子,就算是一家早餐店了。每天从清晨四五点钟直至上午九十点,家家门前川流不息。

在武汉,以早餐特色小吃闻名的,当数户部巷。

户部巷位于老武昌城的中心位置,蛇山之北,黄鹤楼下,东临司门口,西临武汉长江大桥下的轮渡码头。司门口是老武昌城的行政中心,因明代布政局、清代按察司的衙门口而得名。正对户部巷的民主路连接司门口与长江码头,早在明代就是贯通水陆交通的一条要道。

在明嘉靖年间《湖广图经志》里有一幅地图,上面就清楚地标注着这条狭窄的小巷。清代的时候,小巷东临负责管理户籍钱粮、民事财政的藩署。藩署直属户部,户部巷因而得名。早在清末,户部巷名气日盛,小巷人家勤劳巧作,为南来北往的商客船家提供各种花样的小吃。

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武汉长江大桥通车,轮渡码头也更加繁荣,这里成为连接三镇的交通要道,人气颇旺,“过早一条街”声名鹊起。

这条百年老巷,如今已是网红打卡地。不管什么时候来到户部巷,都是一片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在各个摊位面前,汇聚成一幅幅活色生香的城市表情。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