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曾探访建设银行在上海开设的业内首家“无人银行”,这里接待最多的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业考察团。有员工坦言,这个网点主要用来宣传获客,但业务“基本上不能干什么”。 近五年国有大行裁撤2600个网点 董希淼表示,物理网点多是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突出特点。很长一段时间来,银行通过增加网点,吸引和服务客户,实现规模扩张,提升市场份额。 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与网点数量呈正相关。作者据wind数据统计 ,截至2020年末,六大国有银行合计拥有10.67万个网点,在银行业22.67万个网点中占比达47%。 邮储银行以近4万个网点夺冠,农业银行以2.3万个网点次之。遍布城乡的网点也为邮储、农行带来庞大且稳定的个人低成本存款,截至2020年末,邮储和农行个人存款余额分别达到8.53万亿元和11.23万亿元,邮储是个人存款占比最高的银行,农行则是个人存款规模最大的银行。而被称为“零售之王”的招行拥有1866个网点 ,网点数在股份行中仅次于兴业。 董希淼同时指出,网点是银行成本最昂贵、管理最困难、风险最集中的服务渠道。如果众多网点分布不够科学合理,就会成为银行巨大的包袱和负担,是一种“沉没成本”。 某外资行高管范华对作者表示,新开网点的性价比大幅下降。“网点要开在比较好的地段,租金就不便宜,要在北京的核心区,一年起码租金也要1000万;网点要配备基本的人员设备,要达到合规要求、与监管对接,都要耗费大量成本。银行就会做出基本评估,网点投入的成本与拓展的客户收益相比是否划算。” 一位城商行高管刘铭透露,某股份行平均每个网点的年经营成本达到1500万元,近千家网点每年的运营成本就高达150亿元。 “正常情况下,尤其在重点城市的布局中,一个网点没有1-3年的经营,很难收回开网点的成本。”范华介绍,“我们现在不靠新开辟分支机构去拓展客户,更多考虑做精现有网点。” 周舟表示,网点失宠与用户现金业务越来越少密不可分。现金时代,网点是用户交易绕不开的环节,2015年开始,微信支付、支付宝通过红包大战快速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同时,手机银行的功能不断丰富,网点开始变得越来越鸡肋。 2016年末,在一次支行网点行长的培训中,刘铭做了一个小调查。“不包括去网点上班,今年你去了几次网点?去网点办的是什么业务?” 调查结果令人尴尬。“有一半支行行长一年都没有去过银行网点。而去网点的行长们,有2/3是去销卡,现在情况只会更严重。” 敏感如工行,自2015年开始不再新增网点,2016年开始明确提出控制物理网点总量,将轻型网点作为覆盖服务空白区域的方式。银行业自2017年才开始整体放慢新增网点脚步,此后,“网点改造”成为关键词。 另一个背景是,银行业躺赚的“利差”不断收窄,叠加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比以往要更精打细算过日子,降低运营成本。 董希淼指出,近年来社区支行、小微支行裁撤较多,因为它们功能相对单一,在客户金融需求综合化的趋势下难以满足客户需求。此外部分银行没有进行顶层设计和合理规划,有少数银行在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建设上冒进,支行设立未经严格论证,过多、过滥,脱离了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实际。 近五年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分别以净减少988个、744个网点居前。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减少2613个网点。而股份行为了布局新市场,在近年仍有网点新增,但增幅已大大放缓。
近200万银行柜员被迫转型 裁撤低效网点的同时,银行在更大力度地压降网点营业面积。 “过去网点讲究形象气派,一租就租三层楼,500平起。现在只租两层。”刘铭说。 “现在新增以轻型网点为主,简单说就是不办现金业务,有各种智能设备,有工作人员指导如何使用。”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告诉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