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广东
进入四季度,多个城市纷纷发布大额消费券计划,以期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刺激消费增长。 比如,上海此前宣布,在11月至12月的传统旅游淡季多发放住宿消费券,以此来拉动淡季消费,平衡旅游市场的季节性波动。 郑州将分三期发放文商消费券,为市民带来暖冬消费福利。第一期1800万元消费券于2024年12月1日10:00开启申领。 在多地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手段刺激消费的背后,是我国各地消费情况的冷热不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31个省区市中,河南、湖北、山东等6省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超过5%;上海、北京等5省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负。 是什么造成了各地消费增速的差异?不同年龄段人口在消费上呈现什么特征?是否确实存在“一个省人口越老,消费增长越快”的迹象? 目前来看,年龄与消费倾向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不过,在楼市、生育等领域尚未恢复的情况下,促消费尤其是促进年轻人消费,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今年的区域消费特征,呈现出高能级城市偏冷,低能级城市、乡镇消费偏暖的特征。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960亿元,同比增长3.5%,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贸经司统计师付加奇解读10月份消费市场数据时指出,10月份,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39255亿元、6141亿元。县乡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包含镇区和乡村地区的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8%,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从各省份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西藏、河南、湖南、山东、江西和湖北6省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超过5%;河北、江苏、福建等8个省份同比增速在4%—5%之间;但也有5个省份增速为负。 值得注意的是,4个直辖市中,除了重庆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3.8%,其余3个直辖市均为负数。不过,多地今年1—10月的消费数据,较今年前三季度有明显改善。 今年高能级城市的消费市场发生了什么? 今年8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表示,上半年上海市消费市场表现弱于全国。居民消费行为更趋谨慎,更加注重性价比和情绪消费,平均消费倾向仍低于疫情前水平。汽车、金银珠宝、家电等大宗消费出现下滑,餐饮业营业额下降,特别是正餐消费明显下降。 不仅仅是上海,北京今年1—10月的数据显示,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0532.6亿元,下降0.9%,餐饮收入1057.5亿元,下降5.2%。此外,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4.6%,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3.7%。 有分析认为,资产性收入的降低,尤其是房地产带来的财富效应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能级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降低了他们对高溢价产品的购买行为,但基础消费仍然保持稳定。 这也可以从数据中窥见端倪。比如,根据上海发布的数据,今年1—10月吃和穿的商品零售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和0.2%,用和烧的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4.0%和7.8%。 此外,从10月上海的价格数据来看,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5%、0.6%和0.5%;但衣着价格上涨2.4%,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3%和0.2%。 北京的消费也呈现“冷中有热”的特征,今年1—10月,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90亿元,同比下降1.3%。但通讯器材类、金银珠宝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1440亿元、466.3亿元和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17.3%和7.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16.9亿元,增长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