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宏观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大宗商品大涨! 高层连续2天发声 信号很强烈(2)

宏观 | 发布时间:2021-05-13 | 人气: | #评论#
摘要:其中提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三: 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 二是境

 

其中提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三:

 

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

 

二是境 外 疫 情明显反弹,供给端仍存在制约因素,全球经济在后疫情 时代的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

 

三是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目前看上述三方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枢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延续温和抬升走势。

 

对我国而言,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我国是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从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看,影响PPI的主要是原油、铁矿石和铜,其中原油的下游产业链较长,还会影响化工品等价格,对PPI影响最大。对于年内PPI阶段性上行,宜历史、客观地看待。总的看,待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后,PPI有望趋稳。

 

具体到对我国消费者物价的影响上,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加之国内生猪供给已基本恢复,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产品自给率总体较高,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事实上,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

 

央行表示,综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我国在去年应对疫情时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保持了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央行也同时提到,需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

 

// 美国4月未季调CPI创2008年9月来新高 //

 

5月12日晚间,美国通胀数据出炉。4月未季调CPI同比升4.2%,创2008年9月来新高,预期升3.6%,前值升2.6%;季调后CPI环比升0.8%,创近十年来新高,预期升0.2%,前值升0.6%;未季调核心CPI同比升3%,预期升2.3%,前值升1.6%;环比升0.9%,预期升0.3%,前值升0.3%;实际收入环比升0.2%,前值升0.1%。

 

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称,经济仍远未达到美联储的目标,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取得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预计今年经济复苏将加速;就业市场前景比经济增长前景更不确定;由于暂时性因素,通胀率将升至2%以上,通胀将在2022或2023年回到2%甚至超标。美联储对通胀没有无限的容忍度;良好的通胀预期至关重要;预计美国经常账赤字将扩大,贸易逆差是物价压力的“安全阀”。

 

尽管近期美联储官员不断表态通胀只是暂时现象,但始终无法消除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如今,双双超乎预期的CPI及核心CPI数据,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担忧。

 

从美国货币市场反应上看,当前市场预测到2022年12月,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达到100%,而在美国CPI数据公布之前,这一概率为88%。

 

投资者们担忧,美国通胀数据远超预期可能导致美联储提前上调短期利率目标,进而令股票及其他资产承压。

 

荷兰国际集团(ING)认为,通货膨胀率可能比以前的经济周期更加持久。大宗商品价格和运费高企、供应链中断、房价飞涨和就业成本上升都是我们思考的因素。同时,我们看到经济和就业积极增长将意味着任何闲置产能都将被迅速消耗掉。这使我们得出结论,美联储更有可能在2023年初提高利率,而不是像目前预测的那样在2024年之前提高利率。

 

富国银行点评称,鉴于美联储还在等待通胀持续超过2%,而且美国离最大就业依然遥远,距离美联储开始讨论减少购债还需时数月;预计今年美国全年GDP增速达到7.0%,为1955年以来第二快,但数十年来最快的扩张步伐也带来了副作用。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