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06:55:27 来源: 新华社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莫斯科红场大阅兵,俄总统普京把右手边最尊贵的位置,留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铁甲洪流呼啸,胜利呐喊震天,参加阅兵的中国军人伴随着《喀秋莎》的旋律昂首前行……激动人心的瞬间,彰显中俄携手捍卫历史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笃行与担当。 6年后的今天,红场春色依旧,世界变了模样。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诸多重大考验。 中俄关系在两国元首共同引领下愈加成熟、稳定、坚韧,为发展助力,为世界尽责。中俄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紧密协作,是缓和动荡的“稳定担当”,是推动发展的“能量担当”,是激浊扬清的“正义担当”,让世界看到大国的样子。 大国和睦共处的示范者
金色大门开启,乐曲奏响,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灯光璀璨。“你好,老朋友!”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相向而行,紧紧握手。2019年6月,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两国元首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引领中俄关系迈入新时代。 回望历史,中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战斗,以鲜血和生命凝成伟大友谊。面向未来,中俄并肩携手,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与国际公平正义,共同迈向发展振兴,以实际行动诠释“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组大国关系”的丰富内涵。 2013年3月,习近平在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俄罗斯,首次在国际场合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书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篇之作,在国际关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8年多来,中俄两国元首保持高频互访节奏,并在国际多边场合多次会晤,在疫情形势下保持密切沟通,为两国从容应对百年变局注入信心和动力,为大国如何相处树立榜样。 从莫斯科的春日到北京的金秋,从索契的冬雪到青岛的夏夜,中俄大地上留下两国领导人同行的足迹。一起乘坐高铁、制作煎饼,一起庆祝生日、举杯共饮,一起畅游涅瓦河、观看青少年冰球赛……两国元首的亲密友谊,成为中俄两国人民心中美好的记忆。 正如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所说,这种高水平、高频率、高质量的元首外交,在大国交往中绝无仅有,对两国各领域合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 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丰富多彩,友好民意基础日益坚实。中国连续11年稳居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而俄罗斯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东线天然气管道等重大项目顺利投产;中俄科技创新年推出两国国家级主题年的最长合作清单,两国签署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未来将携手奔赴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国际抗疫合作的践行者
2020年2月9日,一架体型庞大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从莫斯科飞抵武汉,23吨抗疫急需的医疗援助物资塞满货仓。面对世纪疫情,中俄两国团结一心,紧密合作。 俄罗斯是第一个派遣防疫专家代表团赴华的国家,中国则持续向俄罗斯提供抗疫物资支持。在疫情最严峻时期,两国空中航线始终畅通,边境货运从未中断,两国政府、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定期交流分享抗疫经验……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感慨,中俄再次像二战时一样,面对新冠病毒这个共同的“敌人”并肩作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中俄双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疫情防控、患者救治、药物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已成为全球抗疫合作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