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文化

旗下栏目: 音乐 红木 收藏 艺术

为中国精神造像 ——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

文化 | 发布时间:2020-08-24 | 人气: | #评论#
摘要:本报记者 李建永 中国社会报 今天 吴为山简介 吴为山,著名雕塑家。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
本报记者 李建永 中国社会报 今天
 

 

吴为山简介

吴为山,著名雕塑家。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委会主任。由于其卓越的成就与影响力,被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多国授予院士,并获颁米开朗琪罗奖、卢浮宫国际美术金奖、英国皇家“攀格林”奖、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金质奖章等多项国际大奖。他创建“写意雕塑论”而影响世界,出版十多部专著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创作了500余件作品,陈列展示于中国及世界许多个国家博物馆及公共广场,韩国建有“吴为山雕塑公园”,南京博物院建有“吴为山雕塑馆”。个人作品大展先后在联合国总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法国、美国等多国巡展。组织实施并亲自创作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组雕、香山革命纪念馆组雕、南京渡江纪念组雕等重大工程。

 

使  命

 

为中国精神造像 

——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 
 
本报记者  李建永
 

“今天,我很高兴接受《中国社会报》的采访。因为《中国社会报》有两个很好的关键词: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社会。我们艺术工作者为时代造像,为人民立碑,目的就是要让社会的美育教化,成为蔚然成风的社会风尚和时代潮流。艺术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情,也不能仅靠艺术家来传播;崇尚艺术欣赏美,应该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追求,所以要通过很好的媒体来做广泛传播。”8月5日下午,刚下过一阵急雨,闷热的天气透出了凉爽,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中国雕塑院吴为山工作室,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

 

睡  童

 

减法·加法·乘法
 

记者:雕塑离人很近,又离人很远。这几天,我特地向报社同事、外地文友和我的家人,总共十几个人吧,做了一个关于雕塑是什么的小型“民调”。多数反馈是,旅游时看到国内国外很多美的雕塑,有的令人震撼,有的使人感动,并且还跟它们拍了很多合影,但究竟什么是雕塑,这个……都有些含糊,有点说不好。带着这个问题,想请教吴先生,什么是雕塑?或者说,雕塑的本质是什么?

吴为山:雕塑,就是雕塑家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在空间建立起一个永恒的形体或曰造型。这个造型是有灵魂的,就是在形体里要注入灵魂。这个灵魂,就是艺术家对人与社会乃至世界的认识,对人的感情的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艺术最美好的寄托。雕塑是艺术家通过造型形式的语言,向历史的时空、现实的时空所奉献的一个符号。雕塑与绘画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立体的,它在多维空间里都可以展示其魅力。

从雕塑艺术的创作方法来讲,它做的是加减法,雕是减法,塑是加法。雕的过程,是删繁就简的过程,是减法,减去那些不该在雕塑的形体、雕塑的本体、雕塑的灵魂里所应有的东西,减得只剩下筋骨、灵魂。雕,基本是在硬质材料上做文章,比如木头、石头等等,它是不可添加的,是要挖掉的、刻掉的、减去的。这就要求雕塑家意在笔先、成竹在胸,内心世界里预先就要有一个完整的美的形式,所以在创作的时候要非常果敢果断,敢于把那些不应有的东西拿掉,正如米开朗琪罗所讲的“从石头中解放出生命”。而塑的过程,就是添加的过程,是加法,加上原本属于作品的那部分。一般用石膏、泥巴等可塑的材料进行塑造。在无数次的、不断的塑造过程中,雕塑家把自己的感觉、感受、感动、感悟塑造进去。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