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东旭离职已有预兆。 可这份维系终究没能留住孙东旭。 俞敏洪“鼓励坚持、邀请回归”的挽留,终究没能抵过对方“尝试新方向”的决心。就像此前留不住董宇辉一样,俞敏洪能给出“高级合伙人”的头衔,能送上温情脉脉的公开声明,但这位被罗永浩称“能给俞敏洪做事的人”,最终还是告别老东家。 俞敏洪该头疼了 孙东旭的离场,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让东方甄选早已显露的经营压力愈发清晰。 俞敏洪试图用“个人原因”为18年合作收尾,然而资本市场率先给出反应。离职消息公布当天,股价跌超6%,市值单日蒸发30亿港元。 市场情绪低落的背后,藏着的是对东方甄选核心人才持续流失的担忧,2025财年的财报数据,更将这份担忧变成了实打实的经营困境。即便在董宇辉带着超四成GMV离开后,俞敏洪便做了诸多补救,仍难挽颓势。 为填补董宇辉留下的空白,俞敏洪曾全力孵化新主播,不仅推出“东方甄选新生代”计划,让YOYO、天权等老主播增加直播时长,还从内部选拔十余名新人集中培训,甚至亲自带新人出镜造势。 可现实是,新主播最高单场GMV不足董宇辉巅峰期的五分之一,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数也从百万级跌至十万级,流量与转化始终难达预期。今年6月,主播顿顿合约到期后仅保留有限合作,核心团队几乎大“换血”的影响,已在财报数字里层层显现。 财报显示,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东方甄选持续经营业务总营收从65亿元跌至44亿元,降幅达32.7%;总GMV从143亿元缩水至87亿元,下滑39.2%。尽管下半年从上半年净亏损9650万元扭亏为盈至620万元,这点盈利相较于超20亿元的营收下滑缺口,终究有些杯水车薪,整体经营下行趋势继续。
▲东方甄选营收有下滑趋势。 如今孙东旭也告别,东方甄选怎么办? 在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孙东旭的离开并不会对东方甄选造成影响,因其可复制性高。 也有观点认为,作为东方甄选自营业务的核心推动者,孙东旭在双减转型期搭建的供应链体系、推动的自营品战略,至今仍是企业核心骨架。而在其卸任CEO后,新品开发节奏放缓——尽管2025财年自营品总量增至732款,但行业观察显示决策与落地效率下降,且部分经典爆款的复购表现不及过往。 “他的离开,让本就竞争激烈的东方甄选少了位懂业务、能落地的实干派。”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东方甄选,既要面对行业竞争,又要解决人才断层与新主播难顶大梁的难题。 自营品竞争力下滑、用户粘性流失、留不住团队人才,这些都等着俞敏洪去一一解决。 董宇辉赢了? 当孙东旭的离职消息尘埃落定,舆论场上关于“谁是赢家”的讨论再次聚焦到董宇辉身上。 2024年7月,他带着与辉同行单飞时,这场出走本身就伴随着鲜明的舆论分歧。支持方认为他“挣脱平台束缚,值得更好发展”,反对方则质疑“过度依赖个人IP,脱离平台后难以为继”,还有网友翻出他过往直播中知识输出的片段,调侃“离开新东方的光环,还能剩下什么”。 一年多过去,如今与辉同行的运营数据,以及他个人口碑的变化,让这场讨论有了新的参照。 与辉同行的成绩单,是最直观的支撑。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与辉同行GMV突破35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8%,不仅远超东方甄选同期的12亿元,更在自营品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推出的“宇辉优选”系列农产品,复购率达 42%,比东方甄选自营品平均复购率高出15个百分点。 同期,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数稳定在200万以上,粉丝忠诚度持续攀升,基本摆脱了“依赖东方甄选流量”的初期质疑。目前,与辉同行抖音粉丝达3411.5万,比东方甄选的整整多了602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