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人文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产经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一位新华社记者突然走了,外套还搭在椅背上!

产经 | 发布时间:2019-11-21 | 人气: | #评论#
摘要:光明网 11-21 09:22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一夜未眠,万千往事都到眼前。 因为就在昨天,一位老同事突然走了,留下一张照片在同事间刷屏:黑色外套还搭在他的转椅背上
光明网

一位新华社记者突然走了,外套还搭在椅背上!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一夜未眠,万千往事都到眼前。

因为就在昨天,一位老同事突然走了,留下一张照片在同事间刷屏:黑色外套还搭在他的转椅背上,但他永远走了,心梗突发再也不能回来。

没法不悲痛,毕竟他还远没到退休的年龄,毕竟我们还有过很多的共同经历,共同当新华社的驻外记者,当编辑,写特稿,互相毫不留情的讥讽……

但徐勇,真不是一个普通的新华社记者。

看到很多年轻同事的追忆,追忆徐勇改稿时的严厉,甚至经常性被他骂哭。

但骂人是有资历的。他一直在写作,当记者时写,当编辑时也写,当国际新闻专特稿负责人时,也还在写。

以前,还多少有几十块钱稿费;后来再没有稿费了,他也写。

在新华社在中央媒体中,一直这样在第一线写作的记者或编辑,应该也不少;但像他这样拼、这样资历还写一些小稿件的人,真的不多。

这一点,我很敬佩他。

我开始写国际特稿时,相对时间较早,反正比他要写得更多一些。一天写个1000字,是家常便饭。他是编辑,更多是约稿,约我们写稿,看你写得好,会偶尔夸几句,更多时候是骂人,中文夹杂着英文,骂这个编辑写得实在太差,骂那个头头怎么总还有低级文字错误。

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没人说。这也是当时的切身感受。

新华社报道有新华社报道的体例,但新华社国际特稿也有新华社国际特稿的风格,后者因为长期是徐勇在主管,很多是深深打上徐勇烙印的。

比如:

短句,能短则短。

少用形容词,多用直接引语。

穿插使用背景,避免长篇累牍。

这样的风格,锻炼了很多新华社的年轻人。他们写的国际新闻,普遍洗练,干净,一目了然。

很大程度上,这不就是现在的新媒体风格吗?

所以说,新华社做新媒体,其实是有基因的。

但徐勇很固执,一些年轻同事就回忆,他改稿很严厉,“的地得不要留,形容词要删掉”。你不听从,往往要接受他一顿训斥。

20年前,围绕着特稿文章风格,我记得和他争吵过很多次。最后谁也说不服谁,自诩文章很好的他,气得哼哼唧唧。年轻的我还补刀:我真不佩服你的文章,但我佩服你长期默默资助贫困的学生……

这件事,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但是他亲口告诉我的:他资助了几个西部的小女孩,一年给他们补贴多少多少。

当时大家手头都不宽裕,我还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阶段,但真的,对他立刻肃然起敬。这样的记者,应该也不多。

当时大家都很单纯,虽然我比他小不少,虽然不善言辞的我时常说话不中听,但他似乎也从未放在心中,该嘲讽时会毫不留情嘲讽,当年我去耶路撒冷常驻,他主动开车送我到了首都国际机场。

车很小,行李挤得满满当当,瘦削的他在前面弯着腰开车,我在后座挤得只能坐半个身子。当时心里真的很感动,他从来没当过我的领导,算起来,我也只是一个同部门的小辈,能这样送你去机场的人,真的能有几个?

后来,大家各自在海外常驻,偶尔有联系,更多只能看到彼此的稿件。再后来,偶尔在单位碰到,他依然瘦削,依然喜欢抽烟,依然总是弓着个身,很多头发都白了。

那么帅那么年轻的人,也渐渐地老了。

一位新华社记者突然走了,外套还搭在椅背上!

但我万万没想到,就在昨天,他突然心梗走了。只剩下他常穿的那件黑外套,还搭在自己工位的椅背上。

不禁悲从中来,长夜漫漫,一遍一遍地刷朋友圈,看同事们的各种悲伤。

看到一位领导的感慨:

且不说众人赞你的博学

且不说众人忆你的博爱

且不说众人叹你的搏命

单说

凌晨一点你在工作平面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人文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