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芳:这种仰视权威,不以科学的标准而是以人的标准来判断是非对错,是极其有害的。非常可惜,就像你说的,我们中国社会有服从权威、过于尊老的这种环境和习惯,对科学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科学更多是需要向前看,需要有前瞻性的思维和有前瞻性的人去领导,需要带入新鲜的血液和思想,这样的人一般来说都不会是年纪特别大的人。 如果我们的年轻人不能在科学上质疑权威,不能质疑领导,那他永远就不能超越权威、不能超越前辈,那科学就不能发展,科学就有了顶峰,但事实上我们需要不断去创造新的顶峰。 科学一定是在争论当中发展起来的,谁对了谁往前走,谁对了就听谁的。后一代要不断的超越前一代,对前一代不能无条件地仰视和服从,要质疑,要超越,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当然这个超越和怀疑,并不是盲目的冲动,要讲科学论据的,要站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跟权威跟领导跟前辈进行平等的辩论,而不是简单地说我就不听你,这个也没道理,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该说,在科学问题的争论上,年纪大的人和年纪轻的人、权威和非权威、领导和被领导,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家是绝对平等的,讨论完了以后,年轻人有可能会胜出,也有可能年纪大的人会胜出,这个不是绝对。 但是如果年轻人都不去争论,不去尝试平等对话和讨论,永远以所谓年纪大的人、以权威和领导的好恶判断作为标准,那就不可能有超越,我们的科学就不会有前途。 《科学大师》:科学史上有这样的例子吗? 王贻芳:比如说关于量子力学,有爱因斯坦跟玻尔的争论,非常有名,显然爱因斯坦的地位超过玻尔,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玻尔是对的,玻尔并没有说因为你是爱因斯坦,你比我强,你比我有名,你比我出名早,我就得听你的。 在讨论科学问题这一时刻,双方是绝对平等的,讨论完了以后,如果你是长辈,我自然要尊重你,这没有问题,但是在讨论问题的这个时刻,对不起,我们只讲科学事实,只有这一个标准,否则都听年纪大的人,那我们的科学就有了一个所谓的天花板,你还怎么朝前走。 《科学大师》:科学上的质疑精神,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的? 王贻芳:我从做学生的时候,在研究组里就有这种风气,互相之间不论是谁都可以发表意见。在国外没有人会认为你是领导,你是权威,你是诺奖获得者,我就不能说话。 我们都知道丁先生非常权威,也非常有影响力,大家也都非常尊重他,但是真到具体问题上,那对不起,该讨论的就讨论,该说不的就说不。 在科学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永远是对的,总有不懂的东西,总有不了解的地方,认识也不一定都很全面,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你要把一个重大科学课题做对了,就必须发挥所有人的聪明才智。 我当时在丁先生领导的L3实验团队工作,我们400多人,那400多人不能只有一个脑袋,我们是400个脑袋,每个人都得动脑筋,每个人都得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这个人从来没有发表过新鲜的想法、新的认识,那你不会受到大家尊重,领导也不会尊重你。最起码一个好的领导,他一定是最尊重最喜欢有想法的人,有认识的人,能够辩论赢的人,最终说服大家的不是靠你是领导,而是靠道理。 《科学大师》:国内这种风气:唯唯诺诺一言堂,唯权威是从,这种科研生态您觉得怎么样才能够不断把它改变过来? 王贻芳:第一,年长者、权威或者是领导,必须要有民主的思维理念,要让大家能表达各自的意见,能够充分的进行讨论,而不能事事都试图自己做主,养成一言堂的习惯,或者是压制不同意见不同思想的倾向。这其实是很难跨越的人性本能,很多人对来自年轻人的不同意见,会有本能的反感,包括我自己在内,多多少少也会对别人提的不同意见感到不高兴,但是我想我们得有一种自觉,时刻要提醒自己压制自己的不高兴,要认识到别人发表意见是他的权利。你对自己的能力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觉得什么事自己都是对的。作为年长者或者领导,你必须制造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和氛围,让大家能够发表意见,勇于发表意见。 第二,年轻人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我认为,培养、尊重不同意见和声音的环境,一方面是领导者的责任,另外一方面也在年轻人身上,确实我们的年轻人在这方面也是有缺陷,活力不是太够。年长者有问题,年轻人也有一定的问题,大家不能够很好的发表意见,缺少真正的学术争论和沟通,这样的科学环境确实是有问题的。怎么样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许多超前的意见和引领性的观点不断涌现出来,这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