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铁运营为例,现在地铁运营基本都是无人化运营,和无人机的差别在于列车调度在地面,而无人机的调度在低空。我们将技术上移到低空领域应用,通过系统将空域网格化管理,就可以解决管控难题。”牛钰淇在高交会现场介绍说。 在低空管控方面,中国通号发挥自身在智能运控技术方面的优势,放大技术同心圆,致力于解决低空空域“管不住”的痛点,打造了低空空域管控系统,解决低空大规模飞行运行控制难题。 据了解,中国通号推出的低空空域智能管控解决方案不仅致力于空域的高效运控,还坚守低空安全底线,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南京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长江首飞、2024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福建站等多个重要场景,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同一空域内当无人机数量达到一定量级时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时就需要一个安全高效的空域管控系统去对空域进行管理,对不同参数的飞行器自动进行飞行路线划设,分层管理。这个原理类似于列车的智能调控,我们也是基于中国通号在轨道交通智能控制领域技术积累,放大技术同心圆上移至低空,用于管控飞行器,”牛钰淇表示。
低空经济一般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过去,我国的低空自然资源(尤指1000米以下)利用率很低,随着如今政策鼓励开放低空自然资源,以低空自然资源为核心导引,将会牵引出整个产业链,造就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这一数字有望升至3.5万亿元。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广泛体现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中,正不断释放出澎湃的新质生产力。 尤其是随着5G网络的商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城市空中交通到偏远地区的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的作业飞行,再到医疗救援、抢险救灾、气象探测等领域,低空经济都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万亿蓝海市场乘势而起,全国各地竞逐低空经济,政策频出。据不完全梳理,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天津、长沙、漳州等十多个省市,先后发布了鼓励低空经济发展的行动方案,多个省市推出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规模最大的高达200亿元。 深圳作为全球“无人机之都”,也是低空经济产业链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不久前,深圳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预计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启动会上表示,要加强核心基础功能开发和系统升级,依托城市数字底座,同步接入起降、通导监等综合数据,为低空空域用户提供飞行计划、协同管理、环境态势感知等基础飞行服务。 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为通信领域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出巨大的机遇。从构建覆盖空域的高效通信网络,到提升网络的感知与安全能力,低空通信的每一步突破都将为这一新兴经济形态注入更多活力。在政策与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低空经济的通信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而多方协作与创新无疑是掘金这一万亿市场的必由之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