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坐炕头、拉家常;屋外,雪皑皑、黄泥墙。 “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此前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河北阜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如今,唐宗秀家的土坯房早已改建成宽敞明亮的新房,院里的花花草草长势旺盛。“盼望习近平总书记再来俺家新房看看!” 中国人对家、对住房有着特殊的感情。10年来,住房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贫困地区的农村。“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总书记牵挂着全体人民的安居梦。 近日,上海黄浦区梦花街的周玉宝,离开了自己住了30多年、11.1平方米的“蜗居”。 2022年7月底,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画上句号,困扰上海多年的历史性难题得到彻底解决。这10年,共完成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面积596万平方米,造福29万户居民。 “什么是主心骨?怎么体现党的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老百姓正是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认识和体会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说。 10年来,全国城镇棚户区改造3961万套,惠及9000多万居民。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8月17日下午在辽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考察,亲切的话语温暖着居民们的心。 人民生活的改善,映射着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综合国力的提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这样的成绩,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取得的。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这是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良好局面,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10年;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这是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的10年;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的10年; 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10年……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新时代10年实现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坚持党的领导,首要的、根本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我们深切体会到,正是有了‘两个确立’,我们才能在一仗接一仗的伟大斗争中,赢得一场又一场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这样说。 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刘靖北认为:“这个要求是非常深入具体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全面领导作出的全面系统的清晰擘画,同时也体现在‘我是干部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一声声坚毅的话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