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撒切尔夫人后来在回忆录中谈到:鉴于1982年9月与邓小平的会谈没有进展,现在应该发展香港的民主建制,使香港实现独立或自治,就像我们在新加坡那样。 那么,他们到底在哪些地方使坏了呢? 答案是:“法”。 在香港回归以前,在“英人治港”的旧香港时代,香港的政治体制是典型的英属殖民政体,1842年《英皇制诰》以降,一直是英国总督独裁和专制,香港同胞即香港本地华人的政治参与权利极其有限。 正是在1982年,港英政府突然“开恩”,成立18个有民选议席及具备咨询功能的区议会;1985年,又将各区议会民选议员人数增加至整体的三分之二,主席也由选举产生;1991年,进行部分直选;1992年,末代总督彭定康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悍然单方面宣布所谓的“政改方案”,改变《基本法》规定的公民团体选举的间接选举性质,取消法团投票,变相扩大直选名额。 一些人甚至开始幻想,把香港作为对中国内地“民主化改革”的桥头堡。 中方对此早有警惕,在1992年10月8日,即彭定康推出所谓的“民主化改革”方案的第二天,中国就发表声明,香港的“特殊价值是经济中心,而不是政治中心”。 邓小平指出,“确实有人想搞乱香港,搜刮香港,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想把香港变为一个政治纷争的中心,来和我们讨价还价。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你们办不到,你们对我们的决心和能力缺乏基本的了解。我们准备再造几个甚至十几个香港,我看只要政策对头,用不到十年,这就体现了我们的力量和自信。” 1992年开始,“十几个香港”果然在未来的20多年内快拔地而起。 这时候的深圳是一片热土,董明珠正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销售电器;柳传志正在为联想的新产品发愁;美的电器成为全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华为正踩在自己真正的起跑线,年销售突破了1亿元,但任正非又孤注一掷地投入JK1000交换机的研发,而且发誓如果不成功就从窗户跳下去…… 奇迹的背景是巨大的资本落差,以及由此形成的投资势能。 1980年,香港人均GDP就已达到20000美元,而珠江三角洲的人均GDP是人民币786.36元。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量香港制造业跨过罗湖桥北上,产生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内地依靠低地价、低工资、低成本、特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希望进行产业转移的港资。 但随着整个广东乃至全国的产业不断升级,香港的制造业逐步消失,香港主要的制造业大约80%以上的工厂或加工工序转移到了广东,其中转移到珠三角的占94%。 港资启动了珠三角的工业化进程,导致了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创造了众多间接经济效益,比如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珠三角的外溢效应,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珠三角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快速提高。 1980-2003年,以当时价格计算,珠江三角洲的GDP总量由133.25亿元增加到11341.13亿元,人均GDP由786.36元增加到39782元,平均每年分别增长21.3%和18.6%。 世易时移,继续抱残守缺是没有出路了。 10 坦白讲,今天的世界,中国的“斗法”对手,根本不是英国,轮不到它,时代早就变了。 所谓布林肯这种自己屁股不干净的货色,也根本不是我们“斗法”的对象。(关于布林肯的屁股,可以看何师父之前的内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镰刀人生》)。 在国际事务间,“法”看上去很强硬,实际上是层面较低的斗争,仅仅是“嘴炮”的升级版,起到使绊子、下黑脚的作用,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军事和经济层面上。 在和平年代,一国的经济水平和其工业核心竞争能力,才是最高级的“法”。 以邓小平说的十年期为例,1992年到2002年十年间,珠三角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722.31元提高到5564.8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40.43元增加到12241.93元。2003年的珠三角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6.46%,已进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富裕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