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人文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户籍坚冰即将被彻底打破

专题 | 发布时间:2019-08-02 | 人气: | #评论#
摘要:中国经济时报2019-08-02 00:01:21 国家发改委提出,要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对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民在城市落户大开绿灯,这意味
中国经济时报 2019-08-02 00:01:21

国家发改委提出,要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对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民在城市落户大开“绿灯”,这意味着户籍坚冰即将被彻底打破,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即将破除。

本报记者 林春霞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积极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消除城市落户限制。特别是今年以来,关于户籍改革的政策频频出台,其中有不少亮点引人关注。

租房也可以落户意味着什么

2月2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在这份文件中提出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即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紧接着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

5月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强调,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

在这些政策文件出台的基础上,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进一步酝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将推动各地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同时,推广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区域的经验。这些举措旨在打通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通道,对这些重点群体将实施落户“零门槛”。通过设立城市社区集体户或企业集体户,解决无房外来人口无处落户的难题。

此次国家发改委提出的租房也可以落户是最大的亮点,颇引人关注。这是对人们以往普遍所关心的没有房屋能否落户这个问题的直接回应。租房也能落户,意味着今后只要在城镇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外来人口靠租房就可以落户,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这是外来劳动人口梦寐以求的。

此外,国家发改委还提出,要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对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民在城市落户大开“绿灯”,这意味着户籍坚冰即将被彻底打破,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即将破除。这也侧面反映出,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已越来越难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弊端日益显现,破除户籍制度壁垒势在必行。

更大发挥公共户口平台的作用

据相关人士分析,对重点人群落户实施零门槛,主要包括四类人群:一是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5年以上的群体;二是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三是推进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四是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这些人群受益最大、最直接。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向相关媒体表示,一个企业或是一个机构设立一个集体户口,就能让所涵盖的一批人在城市里面有一个落户的地址。这段话透露出的信息就是通过城市公共户口平台落户,实质上就是强化公共户口的社会功能,以此解决重点人群落户难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租房可以落户,相当于降低落户门槛,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同时也对加快城镇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李国祥说,我国户籍制度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过去城乡二元分割制给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带来了许多壁垒,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今后户籍要为流动人口服务,现在常住人口、公共服务与户籍是剥离的,不能全覆盖,人地分离不利于人口流动。因此,通过一些企业或机构设立集体户口,是解决外来人口落户难的一个重要途径。”李国祥说。

允许先行先试,发扬吃螃蟹精神

此次国家发改委还提出推广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区域的经验。而此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也提出,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市县两级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持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先行先试。

以福建省为例,福建作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其较为突出的做法就是放开落户限制,先行先试。其所参照的改革蓝本就是在两年前出台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份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落地。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等群体的落户限制也全面放开。此外,还有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等。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人文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