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3日08:32 来源:人民网-美丽乡村频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由于化肥农药过量使用,有机质含量偏低,造成土壤生态系统退化、基础地力下降,长期处于数量短缺和质量不高的“亚健康”状态。其中,耕地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尤为突出。 7月19日,“推进盐碱地改良利用与技术创新”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如果盐碱地都得到治理,既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粮食增产潜在的保障基础,也是未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幸福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重视科技创新,打赢盐碱地治理这一“净土保卫战”。 “推进盐碱地改良利用与技术创新”主题研讨会 强化顶层设计 “耕地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目前中国粮食供给还有1亿吨的台阶要上,但由于中国耕地全面长期持续高强度利用,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有效治理盐碱地,不仅是中国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更是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工作。”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表示。 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表示,当前我国盐碱地改良和治理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黄金时期。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布局。盐碱地改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推进精准扶贫、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指出,盐碱地治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盐碱地利用改良是一个多主体行为,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和科技、科研力量,要充分发挥每个主体的正能量,产生利益相关者和利益共同体。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原副司长方言也认为,盐碱地的治理要从顶层设计做起,比如考虑哪些区域可以治理、怎么治理、哪些地方成本太高不宜治理等。再比如,目前西北、东北地区很多地方都在退耕还林,就需要考虑这些地方究竟应该退耕,还是治理?她建议说,治理规划要和省里相关规划相协同,使投资和效益匹配。 中国水利科学院研究员王少丽指出,看待盐碱地不要“谈虎色变”,而要建管并重,适度开发。“要给盐分以出路,耕地和荒地之间应该有平衡。”她建议,国家对盐碱地治理应有总体规划,治理方向以水利为主,多措并举。 吉林省白城市副市长邓健建议,国家要强化顶层设计,把盐碱地治理上升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将盐碱地开发治理工作列入计划,编制规划,投入专项资金。 天津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太利说:“要强化盐碱地治理智能化顶层设计,组织有关盐碱地治理专家和计算机专家,共同研发升级版的盐碱地治理智能化管理系统,并抓紧制定盐碱地治理的国家标准。用标准提高治理质量,用标准规范治理行为,用标准监管治理效果。” 北京中农煦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史洋介绍“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 重视科技创新 未来如何以推进盐碱地改良利用与技术创新为目的,寻找经济、高效、可行的土壤修复技术,以期更好地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类获得充足且安全的食品。 “一方面必须注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科技研发投入,严格治理风险评估和标准,强化从事治理、修复、改良土壤,特别是加大治理盐碱地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从而确保土壤改良、污染治理修复,尤其是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取得切实效果;另一方面,要鼓励大胆试验,特别对于科技创新人才及专利技术,适时积极给予推广应用。”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凌振国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