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视频还引起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的注意,他在朋友圈分享了这条视频,你喊话才浅,“来我们修复馆上班吧。”
“他应用了锻打、镂空、抛光等工艺,这些工艺的制作流程与金面具的制作流程基本是差不多的。”朱亚蓉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但在工具的使用上,他用到了剪刀、铁锤、喷灯,在三星堆时期是没有的。才浅花了15天时间,在三星堆时期,会花更长的时间来制作金面具。 朱亚蓉坦言:“我之所以点赞,是觉得他的探知精神和动手能力,非常值得肯定。另外,就是他舍得花那么多钱买的真金来做这样一个实验。他的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考古学中的实验考古。通过模拟还原当时的一种技术,来研究当时的制作工艺。” 其实,在文物修复过程中,也会用到其中的一些方法。记者了解到,不久后,三星堆博物馆就将创新推出开放式文物修复馆,此次新出土的文物将在馆内进行修复。修复馆采用玻璃隔断,观众可现场沉浸式观摩文物修复师修复文物。5月18日博物馆日,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针对朋友圈中的喊话,朱亚蓉说,虽然带有一定的玩笑,但是,“现在这种动手能力很强,然后还肯动脑、愿意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年轻人,其实不多了。他动手能力很好,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我觉得,他是一个做文物修复的好苗子。” “我之前也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真的非常有意思。”才浅说,面对诸多赞誉“我真的觉得现在自己还是才疏学浅。文物工作者不仅有技术,而且还有历史知识。制作方面,感觉还不够成熟。技术成熟了,也可以去修文物。” 来源 封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