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养老金不够发放,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支招,把南方养老金滚存结余调到东北救燃眉之急。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先感到利益受损的南方网友不满意,其次一些“有志气”的东北人也表示不愿占这个便宜。
这个话题走红有一点标题党的成分。因为贾康当时的发言是围绕减税降费展开的,说到降低企业的社保负担尤其是基本养老金缴费率,他提议应尽快提升全社会基本养老的统筹机制,把原来分散的至少好几十个蓄水池合到一起,这样“南方多年的滚存结余就可以调到东北救燃眉之急,缴费率就有下调空间。”
注意最后一句,这段发言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减税降费,所以大家应该理性讨论,不必搞人身攻击。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也不是新论调,而是理论界的共识,也是政策的趋势。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养老金“南钱北调”已经开始了。作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第一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已于2018年7月1日起实施。中央调剂基金由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上解的资金构成,当年筹集的资金全部拨付地方。
方案中有两个公式:
某省份上解额=(某省份职工平均工资×90%)×某省份在职应参保人数×上解比例。
某省份拨付额=核定的某省份离退休人数×全国人均拨付额。
鉴于南方省份参保的年轻人多、离退休人数少,而东北是反过来的,所以南方上解的钱多,拨付的钱少,东北上解的钱少,拨付的钱多。这已经意味着富裕地区已经在帮着落后地区养老了。
当然,目前中央调剂的力度还不大,上解比例暂定为3%。此外还规定:“中央政府在下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拨付中央调剂基金后,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由地方政府承担。省级政府要切实承担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主体责任。”也就说,自己的窟窿主要还得自己填。
根据早已披露的“三步走”方案,中央调剂制度仅为过渡,我国将在2021年正式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届时全国统收统支,事实上肯定是富裕省份分摊落后省份的养老负担,不知还会出现怎么样的舆论。
这次关于养老金跨地域调剂的讨论有些偶然,但它引发的公平焦虑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养老金全国统筹必然会遇到的。我们离2021年并不遥远。如果把这次讨论视作一次民意测试,会发现有些问题是接下来必须着力应对的。
养老金全国统筹应该有立足长远,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设计,而不应该出于为个别地区填窟窿的应急目的。
有些地方出现养老金收不抵支的困难局面,首先应该自我反思,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问题。向外呼救之前应该先尽力自救。比如,本地国有资本能不能充实社保,本地财政供养人员有没有精简余地等等。危机恰恰是倒逼改革的良机,如果盲目输血,可能会错失机遇。
养老金全国统筹,是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事关长远,富裕地区民众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人们的朴素情感也有合理性,富裕地区的钱也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人们奋斗打拼挣来的。而且养老金今天有结余,不代表永远有结余,等现在的年轻人老了,现在“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怎么办呢?
一定程度的“富帮穷”是应该的,也是一直有的。但“南钱北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在让“富帮穷”的同时还要避免挫伤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和个人奋斗的积极性。公平与效率缺一不可,均衡发展也不是吃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