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商业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茶叶被炒上天 危害不可不察

商业 | 发布时间:2021-04-27 | 人气: | #评论#
摘要:发布时间: 04-2313:40中华工商时报社 特效茶办事茶金融茶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爆炒的戏码。记者对茶叶市场调查
发布时间: 04-2313:40中华工商时报社

“特效茶”“办事茶”“金融茶”“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爆炒的戏码。记者对茶叶市场调查发现,打着各类名目的营销乱象层出不穷。

“炒鞋”的话题尚未远去,关于“炒茶”的报道,又再次刷新外界想象——网上的一些营销视频显示,被打上各类标签之后,一片茶的价格飙升到28万至32万元之间,一提茶最高达255万元,确确实实是抵得上一套房了。

茶叶不算是标准化的商品,它本身有着土特产的属性,缺少比较明确的定价标准,产地、生长环境以及具体的口感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价格。而一些产量较少的茶叶,因为稀缺而卖到高价,也完全符合市场的规律。但一些茶叶动辄飙到数万甚至数十万的高价,不仅仅是因为稀缺,背后更是有明显的炒作因素。

比如报道提到,有的茶叶产地,以“当地长寿老人和双胞胎占比多”来作为卖点,对茶叶进行神乎其神的包装,佐证茶叶奇效。再如,还有茶叶商贩通过“办事茶”“送礼茶”“投资茶”“金融茶”等概念,制造溢价空间。

茶叶市场不是垄断行业,但没有强买强卖,并不意味着类似打着各种名目的营销炒作乱象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危害。像通过各种噱头来论证茶叶的奇效,以此卖出高价,这种炒作的手段就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有虚假宣传嫌疑;至于“办事茶”“送礼茶”,这类噱头背后,一些名贵茶叶已经成为行贿的重要礼品,茶叶市场炒作等于是为贪污腐败推波助澜。

此外,和“炒鞋”一样,“炒茶”的行为同样也延伸出一些金融化的操作。2019年贵州就曾破获了一起有关“茶票”的网络平台诈骗案。而类似案件的出现,也能够解释为何茶叶被打上各种噱头,说白了,炮制稀缺的行情,鼓吹价格上涨,无非是为了寻找接盘者。

不管是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还是诱骗投资而把消费者当成韭菜,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都是赤裸裸的伤害。正因此,对于茶叶相关非理性的投机炒作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应该有更加敏锐的触觉,该出手时就应果断出手,保障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另外,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看,从茶叶产地方到行业协会,应该共同携手建立更加透明规范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让茶叶从生产到终端的销售,能够有比较规范的行业标准。一方面这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监控,另一方面,也能够压缩投机炒作的空间。

无论如何,茶叶的核心属性是用来喝,哪怕它具备了投资等各种附加功能,这些附加功能的实现,仍然得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

很多消费者对打着各种噱头的炒作,未必具备识别的能力。在此前提下,监管职能部门以及行业自身,都得为消费者负责,积极规范行业发展,总之,绝不能让非理性的茶叶炒作行为,变成各式各样坑人的陷阱。(作者 熊志)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