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3点,在法院排队受理等待一个多小时后,林小露向法官确认自己要撤销申请的请求,之后她签上自己的姓名离开了法院。 但倪浩提交的个人破产申请状态是不通过,原因是社保缴纳时间不符合要求。但他自称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险都已交满。他心里感到不忿,“交社保交了七八年,纳税也纳了好几万”。倪浩仍想攥住这一根稻草,一直在等待深圳中院的通知,希望有申请复议的机会。 申请个人破产并非所有负债者眼中的最为迫切的选择。至少深圳某电子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钟飞飞不是这么认为的,“绝对不会申请个人破产”。
他声称,“即便资不抵债也应该努力还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种观念,并不鲜见。个人破产条例自出台之初就伴随着诸多争议,与中国自古以来“欠债还钱”的传统道德观念相悖。 200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缺失也让这部法律被称为“半部破产法”。随着个人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个人资产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不在少数,如今出台的个人破产条例补上了这个缺口。 来深圳4年多,钟飞飞在创业之路未有斩获,反倒因与创业合伙人产生争端亏损300多万。一直做鞋灯业务的他,第一次创业因和合伙人产生不愉快后,分道扬镳自己成立了如今的公司。之后与某大型外资企业合作,成为该企业的鞋灯供应商。 好景不长。合作期间外资企业成本部压低成本,采购部想要吃15%的回扣,最终合作没有成功。雪上加霜的是,钟飞飞的产品方案被泄露给另一家供应商。这不仅让他亏损了一百多万,厂房还积压着许多卖不出去的产品。 他正在进行第三次创业。他希望能打个翻身仗,还清欠下的债务。“真的坚持不了我就去打工。欠的钱十年还不起,就花二十年来还。” 倪浩依然进退两难。4月,凭借此前自媒体的创业经历,他在深圳找到了一份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但他不确定这份新工作是否会被催收人员发现而产生新的变数。他仍时刻关注深圳中院的通知,希望等到继续提交申请的机会。但银行方不断催收,贷款逾期后的起诉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到来。 (文中林小露、倪浩、石小东、钟飞飞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