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经济学家Alberto Ramos表示:“全球货币背景正在发生变化,而不幸的是,必须为此做出反应的经济体恰恰是那些最脆弱的经济体。巴西完全属于这一类。” 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每日跨境资金流动报告显示,3月的第一周,新兴市场近半年来首次出现单日资金流出,每日资金流出约2.9亿美元。该组织首席经济学家Robin Brooks表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类似于2013年的“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因投资者担心美联储会提前退出刺激计划,债券收益率出现飙升。 经济学家担心,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新兴市场的货币政策风险更大。当下,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带动长期美债收益率上升,吸引投资者从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撤出、购买美元。巴西收紧货币政策之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能提高利率,以遏制资本外流,而这些国家刚刚萌芽的经济复苏则要被扼杀了。 巴西经济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加息与巴西通胀率升高等因素有关。巴西经济部当天宣布,将巴西今年通胀预期上调至4.4%。巴西央行此前预计今年通胀率可能达到4.6%。另外,截至今年2月土耳其年化通胀率已升至15.6%,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与2018年年初相比贬值逾50%。俄央行也指出,此举旨在应对迅速上升的通货膨胀并稳固本国货币。 比较有意思的是,主张降息的总统埃尔多安于20日宣布免去央行行长Naci Agbal的职务,上任不满5个月的Agbal,也成为2年来第3位被总统免职的土国央行行长。市场认为,由于央行威信下降,将导致土耳其里拉遭遇重大贬值。 中国如何应对? 事实上,最近世界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中国除了股市之外,基本上动静不大。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突破1.7%,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3.3%以下,最近甚至还有所下行。
我国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最近维持稳定,其中二月份还出现了小幅下滑的情况。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所言,当前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在10%左右,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2%,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为2.2%。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从上述数字可看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在提供流动性和合适的利率水平方面具有空间。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可能主要也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中国较快地控制了新冠疫情,较快地恢复了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较好地保持了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物资供应没有出现大问题;二是货币的角度来看,中国较早恢复了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也没有搞美式强刺激;三是从国际分工来看,中国在生产端的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当生产效率足够高时,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的。 后续是否会有输入型通胀发生?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油价在输入型通胀中占比重较高,而从近期国际油价走势来看,暂时还不用太过担心。当然,食品和大宗原材料进口可能会存在一定影响。但从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来看,似乎也不太高。后续,若美国推出庞大的基建计划,或许需要进一步观察大宗原材料的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