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人文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宏观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你我的养老金会耗尽吗?侠客岛:确实压力不小

宏观 | 发布时间:2019-07-19 | 人气: | #评论#
摘要:侠客岛 一份数月前发布的养老金研究报告,近日再次引发民众焦虑。 报告内容经多家媒体引述,标题颇为吸睛:养老金结余将在2035年耗尽80后恐无养老金可领。 尽管相关部门多次回应,称
侠客岛

一份数月前发布的养老金研究报告,近日再次引发民众焦虑。

报告内容经多家媒体引述,标题颇为吸睛:"养老金结余将在2035年耗尽""80后恐无养老金可领"。

尽管相关部门多次回应,称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按时足额支付。但时隔不久,焦虑便一个"回马枪",攻下舆论热席。

审视大家的焦虑点,兜兜转转不过几个问题:养老金会耗尽吗?为了不"油尽灯枯",相关部门做了什么?措施有用吗?

在今天的文章中,长期关注社保改革、财税理论与政策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将从学理和实际结合的角度出发,就前述问题做出解答。

承压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分为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两大类。

舆论反复关注的是1997年发布文件、1998年正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金可持续性,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在世界各国都是政策分析和学术研究的焦点。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养老金结余将在2035年耗尽"精算结果,事实上早已有相关研究者从其他角度有类似表述。

笔者在2010年的一个研究中也提出,在一定假设下,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年度缴费资金缺口(不包含财政补贴)将在2015年前后出现,其后还将不断扩大。

2012年,曹远征、马骏牵头的研究团队,采用将每年资金缺口贴现到2013年的方法,估算我国养老金缺口有18.3万亿元。

事实上,不管是结余耗尽、年度缴费资金缺口、资金缺口贴现值,都是从不同角度警示我国养老金可持续性存在的风险。

综合各个研究的结论来看,应当客观承认,我国的养老金可持续性确实压力不小。

原因

养老金持续性承压的背后,原因有很多。

老龄化速度过快应是首要原因。以15-59岁人口与60岁及以上人口之间的比率反映整体养老供养关系,按照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我国2010年是5.51位年轻人供养1位老人,至2050年将下降到1.73:1。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供养形势可能更为严峻。

2017年已是2.73个缴费的在职职工,对应1个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老龄化导致养老金缺口巨大,进而倒逼改革,这一幕正在发达国家发生,中国也不会例外。

相较发达国家,中国的老龄化更具有迅速变老、未富先老的特点。

如没有相应的制度改革,必然意味着在现收现付式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缴费人数比例不断下降,领取养老金人数比例不断上升。

在缴费率不宜提升的情况下,养老金会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可持续性存在压力。

除老龄化外,历史欠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998年全国统一职工养老保险模式运行之时,留下的结余仅682亿元,而当年即需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数量已达2727万人,当年养老金支出1511.6亿元。

与之对比,美国政府管理的养老保险自1935年开始运行,两年后才有第一个人领取养老金。

另外,为弥补离退休企业职工在职时工资过低的影响,我国从2005年开始已连续15年上调养老金,其中前12年都是10%的调整幅度,今年也在5%左右。

养老金根据物价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按一定规则上调是国际惯例。但我国无论是10%还是5%的上调幅度,在国际上是罕见的,且连续实施了15年。

这对于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作用很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弥补历史欠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公共财政。

财政补贴有多大规模?简单加总,1998年至2019年,公共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已超过4万亿元。对财政而言是不小的压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不可忽视:

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加,但退休年龄制度未相应调整。一段时期内养老保险体系内提前退休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实际退休年龄过低。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人文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