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人文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宏观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你我的养老金会耗尽吗?侠客岛:确实压力不小(2)

宏观 | 发布时间:2019-07-19 | 人气: | #评论#
摘要:一些地方政府为缓解社会矛盾,允许一些特定群体通过补缴的方式进入养老保险体系,但补缴的资金不够充足等等。 此外,制度运行管理中的一些做法,

一些地方政府为缓解社会矛盾,允许一些特定群体通过补缴的方式进入养老保险体系,但补缴的资金不够充足等等。

此外,制度运行管理中的一些做法,也会加大资金压力。

例如,2017年企业加个人法定缴费率为28%,但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分母计算的实际缴费率仅为15%左右。2019年企业缴费率下降为不超过16%,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资金压力。

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不过出发点都是为了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

只是有些情况是制度设计之初未曾预期到的,实际运行中将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和强制储蓄功能没有区分开,这额外增加了养老金可持续性的压力。

崩盘?

不过,养老金可持续性存在一定压力,是否就意味着无养老金可领,或者说养老保险体系要崩盘呢?显然不是这样。

从理论上看,中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即在职职工缴费为上一代人支付养老金,自己的养老金则由下一代人支付,本就不存在结余。

因此,结余是否耗尽,与养老金能否保证发放没有关系。

当然,考虑到未来供养比可能会不断恶化,各国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在人口形势较好时都会存在一定的结余,我国也是如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8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09万亿元,再创新高。

而从实践上看,养老金按既定政策发放,是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的。我们关心养老金可持续性,实质上是关心政府的责任和压力。

政府管理养老保险项目,既有其特定政策目标,如强制储蓄避免老无可养、提升低收入群体年老时收入水平;又是一个财务管理者,在制度设计上需重视精算平衡,需要承担确保养老金可持续的责任。

而政府如何提升养老金可持续性呢?无非是在正常缴费之外建立战略储备资金,推进改革。

储备

对于今天养老金可持续性压力颇大这种局面,早在1998年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初,国家就已经有所准备。

主要措施是2000年建立作为战略储备资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资本运转,实现保值增值。

在过去19年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产规模,从最初的几百亿,增长到超过2万亿,年化收益率达约7.82%。

要知道,假如社保基金理事会能实现7%以上的年化投资收益,这些本金十年便会翻一番。预期到未来资金缺口,更要尽早加大储备力度,做好准备。

2017年11月,社保基金迎来更大动作。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颁布,提出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的股权,按照10%的比例划归社保基金及其他承接主体。社保基金作为财务投资者分享其利润。

划转将为全国社保基金及其他承接主体带来多少资金呢?

理论上说,纳入划转范围的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每年利润的10%,国有股权应分享的部分最终都将归结到全国社保基金账户。而2018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达3.39万亿,国有金融企业利润也有上万亿。

虽然企业的股权分红不会将当年利润都分掉,但留在企业增值最终都将转化为利润。虽然无法准确计算每年全国社保基金能够获得多少股权分红资金,但简单匡算其力度会超过过去20年的财政性资金净拨入。

到了2035,养老金结余可能会耗尽,但十几万亿的战略储备资金想必也已经准备好了。

远虑

可以说,应对未来养老金缺口的战略储备资金已有较完整的制度设计。不过,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若干弊端,依旧需要加快改革予以完善。

对此,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上写道: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

到目前为止,养老保险改革整体性的操作方案虽尚未公布,笔者无法深入讨论。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人文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