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面对职场不公,选择忍气吞声;遭遇人际矛盾,习惯逃避退让;碰到成长瓶颈,只会自我内耗。
他们以为“不争不抢”是成熟,“委屈求全”是智慧,可结果往往是,底线不断被突破,机会一次次溜走,自己也在一次次妥协中失去了成长的力量。
伟人在革命生涯中始终强调“斗争”的重要性,这里的“斗争”不是狭隘的争权夺利,也不是盲目的针锋相对,而是面对矛盾、解决问题的勇气与智慧。
一个人的成熟,从来不是在温室里长成的,而是在一次次直面斗争、解决斗争的过程中淬炼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从《毛选》的智慧里,聊聊为什么不会斗争的人,永远无法成熟。
一、斗争不是“制造矛盾”,是“直面矛盾”的清醒
《毛选》中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你回避就消失,反而会因为你的逃避而发酵。
很多人对“斗争”有误解,觉得斗争就是“挑事”,其实真正的斗争,是“直面矛盾”的清醒——承认问题的存在,不逃避、不掩盖,敢于在矛盾面前站稳立场。
土地革命时期,面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农民群众敢怒不敢言。
伟人没有选择“和稀泥”,而是直面“阶级矛盾”这一核心问题,领导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正是这种直面矛盾的斗争,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凝聚了革命的力量。
职场中也是如此。
有个朋友在团队里总是被安排额外的工作,同事觉得他“好说话”,领导觉得他“能抗压”,可他自己却不堪重负。
一开始他选择默默承受,直到身体和精神都濒临崩溃,才鼓起勇气和领导沟通:“我可以承担额外工作,但需要明确优先级,也希望团队能合理分工。”
领导不仅理解了他,还调整了团队的工作分配。
他说:“原来直面问题不是得罪人,而是让事情回归合理的轨道。”
成熟的第一步,就是放下“斗争可耻”的偏见:当矛盾出现时,别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而是问问自己“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我的底线在哪里”。
敢于直面矛盾,你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也才能在矛盾中守住自己的原则。
二、斗争不是“蛮干硬上”,是“讲究策略”的智慧
有些人一提到斗争,就想到“脸红脖子粗”的争吵,或者“鱼死网破”的对抗,可这样的“斗争”往往只会两败俱伤。
《毛选》里的斗争,从来不是蛮干硬上,而是“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变通;既守住底线,又留有余地。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双重压力,伟人提出“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对国民党顽固派,既不是一味妥协,也不是彻底决裂,而是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对其反共行径进行有理有据的斗争。
比如“皖南事变”后,我们一方面揭露国民党的反共阴谋,另一方面又保持克制,避免统一战线破裂,最终维护了抗战大局。
生活中,我们处理家庭矛盾也需要这样的斗争智慧。
有对夫妻因为消费观念不同经常吵架,妻子喜欢精致生活,丈夫注重勤俭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