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困惑,为什么总有人轻信那些看起来拙劣的骗局,为什么总有人对他人的善意提醒置若罔闻?
就比如:
你劝别人投资需谨慎,有可能是杀猪盘,他却只觉得你在阻碍他发财;
你劝别人好好学习,他却大扯读书无用论,认为学历只是废纸;你劝别人努力工作,他却认为职场都是人情世故,再努力也没用。
后来我渐渐明白,他们并非性格固执,而是受限于自己的认知边界。
避开陷阱的前提是能看到那是一个坑,绕过南墙的前提是能意识到那是一堵墙。
认知不到,就看不到坑,意识不到墙,自然听不进别人的忠告。
他们表现出的油盐不进,看似是性格缺陷,实则是认知使然。
01
早几年的时候,我一朋友准备开个宠物店,来找我参谋。
在此之前,他已经考察了市区几个高档小区,从宠物占比、消费习惯、投入成本、门店选址等方面绘制出了一个方案。
我看他分析得井井有条,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全,再加上当时宠物行业很吃香,也认为这事能行。
问题就出在他父亲那儿。
他父亲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听他说要开一个宠物店,主要业务是给猫猫狗狗洗澡、美容、托管啥的,当时就红脸了,大声嚷嚷:
“我就没听说过猫狗还要专门送到店里洗澡剪毛的,你弄一个这种店,家底都能让你赔光。”
说完,还踢了一脚趴在门口的大黄。
咱们站在他父亲的角度思考问题,他父亲说得对不对?
对。
他父亲在农村养了一辈子狗。
狗脏了自己会去池塘洗澡,狗毛每年自己会换,没听过谁钱多的烧不完,花钱给狗子洗澡的。
可问题出在哪儿?
问题出在,他父亲的认知,局限于乡村的日常生活,根本不了解大城市的生活状况,这种状况对于他父亲来说,叫“认知盲区”。
如果宠物店开在农村,肯定不行,人流量太少太分散,而且谁会把狗送到宠物店消费?
但这个项目是在省城。
于是这个父亲拿着他非常有局限性的认知,来固执地给未知的环境下结论。
任凭朋友怎么说,都无济于事。
说实话,城市里随便一个小学生,都能理解宠物店为什么有生意。
但我们能说,小学生就比这位父亲更有智慧吗?
只不过他父亲一辈子没接触过那样的世界,没见过,所以“看不到”。
认知越低的人,认知盲点越多。
有道是: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不要跟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因为它的认知只有井底那么大,大海对于它来说是认知盲区。
不要跟夏虫去谈论冰雪,因为夏虫没有经历过冰雪,冰雪对于它来说是认知盲区。
认知低的人,认知盲区越多,越容易坚持固有认知。
02
作家水木然说过一段话:
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不容易被劝服。
当你的认知超出了对方,他就会本能地防卫和抵抗。
因为他们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尊严不可被侵犯。
固执源于无知,变通基于见识。
认知越是浅薄的人,思维越是僵化。
他们看不见实质,摸不清规律,永远不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就算有人指出他们的问题,他们仍是一条路走到黑。
1979年,一位年轻人进入了一家动画工作室实习。
他除了画画,还酷爱计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