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国作协新任主席的一封信
文化 | 发布时间:2025-03-25
| 人气:
| #评论#
摘要:妙龄村姑 2025年03月24日11:57 辽宁 张主席,您好: 首先祝贺您当选中国作协新一任主席,看到您当选的消息时,心里突然有个奇怪的感觉,文学的春天真的不远了。不免对您抱有很多的希望
妙龄村姑 2025年03月24日11:57 辽宁
张主席,您好:
首先祝贺您当选中国作协新一任主席,看到您当选的消息时,心里突然有个奇怪的感觉,文学的春天真的不远了。不免对您抱有很多的希望和期待。正是这希望和期待,也促使我,以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的身份给您写了这封信。虽然是我个人的观点,但也代表了广大底层文学爱好者的普遍共识,还望你不要责怪我对您的打扰。
近几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促进了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这场复兴和历史上任何盛世相比都要耀眼得多。可是我们的文学界不但没有随之一起发展,反而还严重倒退了。诗歌尤甚,已经进入泥潭和下水道里,黯淡无光。和我们这个时代背道而驰,毫不匹配。因此您这时候接手中国作协主席,说是“受任于糜烂之际 奉命于垂危之间”,一点也不夸张。相信党和国家这时候选择您来做文学界的船长,是肩负重大使命,有其深谋远虑和英明打算的。
当然,也有人说这几十年的文学红红火火,硕果累累。我不反对这个说法,就看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了。要是从那些文学活动家、文学混子和文痞的角度来看,现在确实是他们历史上少有的春天,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蓬勃和滋润。哪怕是写语句不通的文章、写反智、“返兽”的下流诗歌也能在大刊发表,还能拿到国家级的大奖,翻遍历史,都没有这种好事。可是要是从文学生态和作品的质量水平来说,现在真的是没法看,诗歌更是惨不忍睹。连我们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也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并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说明国家领导人对于文学界的现状是洞若观火,了如指掌的,也透露出对文学发展的不满和殷切期待。
这就像一块田地,里面长满了各种杂草,仅有的庄稼被淹没在杂草之间。要是从杂草的角度看,这块田地应该是兴旺无比。可是要是从庄稼的角度看,这块田地就是真正的荒芜。
问题是,天底下没有一个农民,辛勤耕耘是为了长杂草的,都是为了收获庄稼。同理,我们党和国家成立中国作家协会领导文学界,是为了收获与时代匹配,让人民喜闻乐见,可以流传千古的文学精品,而不是为了收获那些腐臭的烂作品的。
对于农民来说,杂草的事很简单,通通拔掉,种上想要的庄稼就可以了。因为杂草不拔掉,它永远不会主动退出田地,不会主动给庄稼让地方。但对于您接手的文学界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而且要复杂得多。因为这些病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近十年形成的,而是累积四十多年的结果,根深蒂固,错综复杂。这不但考验您的魄力,更考验您的智慧。您所面临的难度,我们能想象到。所以,在对您抱有希望和期待的同时,也对您保持一份理解。
但是文学界又迫切需要改变,因为以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速度,在不久的将来,肯定是这个世界新秩序的制定者和管理者。这就需要有先进文化与之相配,才能让世界其他各国臣服。所以留给文学界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而诗歌作为文学中的文学,其作用之显要,堕落之深,尤为迫切。倘若到那时,我们的诗歌还是现在这个样子,那只能丢人现眼,成为笑柄,如何能让世界各国心服口服?所以,让文坛诗坛步入正轨、恢复生机活力,不只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国家迫切的需要。
文学界的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升降失灵所致。身上有淤堵,让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才导致脑袋虚火旺,下肢冷。就拿诗坛来说吧,这些淤堵基本都堵在诗歌话语权上,而且淤堵的不止一处,他们搞山头主义,搞圈子化,根本不管文学好坏,只管捞取利益。为了控制诗歌话语权,他们宁可提拔不懂诗的自己人做大刊的主编、编辑,也不会提拔圈外懂诗的人。有的更是从来没写过诗,不知诗为何物,被提拔到了控制话语权的关键位置上,才开始现学现卖,其水平可想而知。这也导致了中国诗坛出现了少有的奇怪现象,即大刊的编辑和主编们都不懂诗,或似懂非懂,倒是民间的诗歌爱好者懂得更多。这些主编和编辑们由于对诗歌先天性不足,所以要么只看简历、不看作品,刊发“谄媚稿”,要么刊发“圈子稿”,要么刊发“人情稿”“交易稿”,要么刊发和别的主编、编辑的“交换稿”。这几种稿子往往水平都很低下,而普通正直的人,写得再好也难发表,才造成了诗坛现在乌烟瘴气的混乱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