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跨年特展“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展示70件潘隽奕、潘世璜这一支潘氏的书画、碑帖等收藏。
本文以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与潘氏父子为切入点,梳理了黄与潘在诗文唱和、书画鉴赏、雅集等交往,包括黄丕烈收藏《注东坡先生诗》残本、对陶诗、苏诗等,潘奕隽提史忠《杂画册》引首。
潘奕隽(1740—1830)是大阜潘氏家族迁苏后第一位进士,但他淡薄名利,中年以后退居吴门,以书画自娱。他与儿子潘世璜(1764—1829)对书画的鉴藏,因有《潘氏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等著作行世,近年也有多位学者撰写专文加以研讨,故其概况久已为人所知。而潘奕隽祖孙几代人的藏书,尽管有《三松堂书目》《香雪草堂书目》《西圃藏书目》等稿本流传,但未经刊印,流传不广,且著录颇为简略,使人难窥其全貌。潘奕隽所处的清代乾嘉年间,正是苏州私家藏书最为鼎盛的时期。清代最著名的藏书家黄丕烈,年纪较潘奕隽之子潘世璜仅长一岁,与潘奕隽父子往来颇为密切。
翁雄、《黄丕烈像》(局部),南京博物院藏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荛圃,又作绍甫、荛夫,号复翁、复初氏、宋廛一翁、求古居士、侫宋主人等。先世居福建莆田,十世祖黄秀陆迁居江宁,有祖坟在焉。至曾祖黄琅移居苏州。黄氏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数上春闱不利,加捐户部主事。一生以藏书、刻书为志业,六十三岁时曾在苏州玄妙观西设滂喜园书籍铺。编刻有《士礼居丛书》。关于黄丕烈的交往情况,曹之曾撰有《黄丕烈交游考》一文加以梳理,潘奕隽、潘世璜父子名列其中,但并未专门论述潘、黄之间的交往情况。从江标《黄荛圃先生年谱》、王大隆《黄荛圃先生年谱补》等书中,可以发现黄丕烈与潘氏父子在藏书方面的交往其实并不太多,而雅集聚会、诗文唱和、书画鉴赏似乎要多一些,兹对此略加梳理如下。
一、诗词唱和
从潘奕隽《三松堂集》看,他与黄丕烈有诗词唱和,最早见《三松堂集》卷十一《和黄荛圃移居韵》四首,其四“侧想高斋陈蝶梦,尚怜陈迹作牛磨”句下自注云:“余于二月入都,五月始归,故云。”按之《三松老人自订年谱》,清嘉庆元年(1796)二月,潘奕隽挈子妇入都,五月出都。与此相合,则两人有唱和必不晚于本年。是年,黄丕烈三十四岁,潘奕隽五十七岁。黄丕烈于嘉庆元年(1796)五月,从昭明巷养恬书屋迁居王洗马巷。潘奕隽则早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七月,就从马医科巷躬厚堂,移居西花桥巷敏慎堂。此时两人交往就日渐频密,待到嘉庆七年(1802)岁末,黄丕烈移居城东悬桥巷,与西花桥巷更近,往来自然愈加方便。
明刻本,《清塞诗集》,南京图书馆藏
明刻本,《清塞诗集》,南京图书馆藏
在黄丕烈传世的古书题跋中,我们发现潘奕隽父子的身影并不太多,南京图书馆藏的明刻本唐人周贺《清塞诗集》一卷,首尾均有黄丕烈题记,似是一年所写,书前题记最后言及:
中秋日重检及此,因记。时潘榕皋、理斋父子散步至舍,剧谈而去,颇极有朋之乐。
据书后题跋日期知,此为嘉庆十二年(1808)丁卯八月间事。而在潘世璜《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中,开卷第一条就提到:
甲子正月三十日,黄荛圃出示宋椠本《鉴诫录》,墨林项氏所藏,后有查查浦、王渔洋、汪退谷、朱竹垞诸人题跋,内退谷蝇头楷书数行尤精妙绝伦。又见宋椠本《白氏文集》十七卷,绛云楼烬余也。
宋刻本,《鉴诫录》,上海图书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