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产经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臭虾仁事件调查:上海供餐巨头背靠新希望集团 却以“小企业”身份竞标?(2)

产经 | 发布时间:2025-09-30 | 人气: | #评论#
摘要:绿捷发展的这份中小企业声明函,可能是为了获得招标价格优惠。 根据政策,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应给予优惠

绿捷发展的这份中小企业声明函,可能是为了获得招标价格优惠。

根据政策,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应给予优惠,并用扣除优惠后的价格参与评审。文件沪财采 【2022】10 号中,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在全面贯彻落实财库〔2020〕46号文件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国务院、财政部关于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最新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将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提高至10%—20%。而中小企业应当提供《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规定的《中小企业声明函》。

然而,绿捷发展背靠前首富新希望家族、母公司近期更在美申请上市,其真的属于“小企业”吗?

前述声明函写明,该工程的承建(承接)企业就是绿捷发展。绿捷发展称,公司从业人员69人,2023年营业收入2.12亿元,总资产1.73亿元,属于小型企业。绿捷发展还表示,公司不属于大企业的分支机构,不存在控股股东为大企业的情形,也不存在与大企业的负责人为同一人的情形。

根据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文中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因从业人数仅69人,绿捷发展的确属于小型企业。

然而,绿捷发展的控股股东绿捷实业,其2023年年报中缴交社保的员工人数就超过1000人,且其单一个子公司年收入就超过2亿元,绿捷实业应属于大企业。若按照这个规定,绿捷发展承诺的“不存在控股股东为大企业的情形”显然与真实情况有出入。

一个疑问是,绿捷实业旗下设有多家注册资金较低的子公司,这些公司是否也曾以中小企业身份进行投标并获得一定优惠呢?

包揽原料、检测、供餐多个环节

根据通告,此次涉事虾仁为进口“冷冻南美白虾虾仁”,由上海翰霖实业有限公司报关,经上海优合鲜供应链有限公司(下称“优合鲜供应链”)向绿捷实业供应,生产日期为2025年3月20日,保质期24个月,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测报告。

清流工作室发现,向绿捷实业供应虾仁的优合鲜供应链,也是KGF旗下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优合鲜供应链的母公司为香港注册的澳牱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其英文名为KPC Hong Kong,而KPC是KGF早期收购的澳洲牛肉加工厂。此外,优合鲜供应链申报的企业邮箱后缀为KGF的官网kilcoyglobalfoods.com。

也就是说,上游原料产业链可能也被绿捷实业的关联公司占据。

澳牱香港共设有5家子公司,控制12家企业,这些公司从事肉类、水产的食品销售。而一些公开文件显示,部分子公司从境外进口的肉类此前也被查出问题。澳牱香港子公司上海芸味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曾从澳大利亚进口两批冷冻去骨牛碎肉,但因未获得检验检疫被退货或销毁。

与此同时,绿捷实业的手还伸到了食品检测端。

从事食品检测的品测(上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品测科技”)与绿捷实业注册于同一地址,在一些通稿中,绿捷实业与品测科技常以合作伙伴身份一起接待参观的领导或家长。品测的其中一位股东为张美华,据媒体报道,张美华是绿捷实业创始人张国华的胞妹。

品测科技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农产品、餐饮、生活饮用水、食品相关产品等领域的检测。据其官网介绍,“ 品测检测” 自2017年起,受上海市餐饮集团的委托,每天为上海市 400 所中小学营养午餐原材料中的农残、兽残、污染物进行质量检测,从源头控制质量,同时对校园的饮用水、中央食堂、人员卫生、操作过程等环节不定期的飞行检查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学生餐在采购、 贮存、加工、配送、分餐等环节的食品安全。

而据绿捷实业官网介绍,该企业是一家主营学生营养午餐的团餐企业,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的6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餐超过60万份。仅2025年8月,上海绿捷公司就中标了20多所学校的供餐或食堂服务项目,涵盖上海市普陀、闵行、宝山、浦东等多个区域,涉及学校从市属重点中学到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

那么,品测科技所检测的400所中小学营业午餐,与绿捷实业服务的600所中小学、幼儿园,是否有重叠?如此看来,绿捷实业可能既是球员、又当裁判,谁来保证学生的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