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北京
(原标题:中关村这十年)
中关村,一片不断创造奇迹的热土。 从一片田地、一条电子街到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让这里变了模样。 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上市公司、102家独角兽企业……勾勒着她的创新画像。今日,她依然保持着日增科技企业270家的创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着中关村的发展。2013年9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课堂”就设在中关村。“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寄予殷切期望。 近日,新华社记者再次走进中关村,品读这十年中关村的发展故事。
敢为天下先 站上今年HICOOL全球创业大赛的领奖台前,许锦波已是全球AI蛋白领域备受瞩目的科学家。他开创的Raptor X-Contact方法,首次证明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显著提升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精度,从此拉开“AI蛋白质结构预测时代”的序幕。 就是这位“AI蛋白质折叠技术奠基人”,在海外生活工作近20年后,被中关村的创业环境所吸引。 这是中关村每天都在发生的场景:平均一天有270家企业在这里落户、诞生。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广场(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42年前起步的中关村,最近十年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10年来,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一批“大国重器”破土而出;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前沿技术领域的诸多“全球首个”接踵而至。 10年来,创新企业矩阵释放活力。小米、百度、京东方等领军企业,在智能制造、深度学习、半导体显示等领域勇立潮头。 从33.6件到185件,不断上跳的数字记录着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翻两番多的足迹;从2458.5亿元到7005.7亿元,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再攀新高;从0.33万家到2.7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从1139.2亿元到10866.9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加一个数量级……一组组数字,见证了中关村的奋进十年。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11个细分产业政策加快落地,6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中关村一区十六园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瞄准制约创新的“堵点”“痛点”发力 “科学家是我们这儿的常客。”在陈列有百余项创新技术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厅,中科智汇工场技术经理人郭春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