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品牌

旗下栏目: 品牌 文化 教育 人事

重磅!贵州茅台“换帅”:七年五度易主背后的周期考题(2)

品牌 | 发布时间:2025-10-27 | 人气: | #评论#
摘要:不过,陈华并非对茅台体系毫无涉猎。此前他曾担任由茅台集团推荐的贵州银行非执行董事,在这一岗位上,他深度参与了金融机构与茅台的协同运作,对

不过,陈华并非对茅台体系毫无涉猎。此前他曾担任由茅台集团推荐的贵州银行非执行董事,在这一岗位上,他深度参与了金融机构与茅台的协同运作,对茅台的资本布局、财务逻辑及国企治理框架已有基础认知。这一经历为其跨越能源与酒业的行业壁垒,提供了重要的“预习基础”。

03 临危受命:增长数据背后的考题

陈华接手的茅台,正站在增长与压力的十字路口。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在60%酒企面临价格倒挂、800-1500元价格带承压严重的行业背景下,这份成绩单堪称“逆势领跑”。但光鲜数据的背后,挑战已清晰浮现。

首先是直营与经销的“跷跷板”难题。

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直销渠道同比增长约18.63%;批发代理(经销)渠道同比增长仅约2.83%。这也意味着,2025年上半年,直销渠道仍是贵州茅台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经销渠道出现明显乏力。

此外,代表经销商预付款意愿的合同负债指标也出现明显异动。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贵州茅台合同负债为55.07亿元,同比减少44.86亿元,同比下滑44.89%。

如何平衡直营渠道的增长动能与传统经销商的生存空间,成为陈华的首要课题。

另一个挑战是“价格保卫战”。


 

曾几何时,想要线上购买一瓶茅台都需要靠抢购,且价格昂贵。而如今,价格跌跌不休,茅台也有了库存的压力。曾经蹲守直营店的“黄牛”群体热情消退,龙年生肖茅台双瓶装礼盒溢价仅百元,足以说明市场热度的降温。在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如何稳定茅台价格体系,已经成为关键问题。

价格下滑背后是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反腐常态化与消费场景转变削弱了政务消费需求,基建、房地产行业调整也让商务宴请需求收缩,但需求端未能同步跟进,导致渠道库存积压。尽管茅台高层提出通过“调整投放量优化供需”进行“价格引导”,但在行业存量竞争下,单纯控量已难以扭转趋势。

对于陈华而言,保价不仅是市场问题,更是任务——茅台作为贵州白酒产业的龙头,其价格稳定直接影响全省白酒产值目标的实现。如何在“降速保价”与“业绩增长”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着这位能源专家的市场敏感度。

陈华的跨界背景虽引发市场担忧,但也蕴藏着战略创新的可能。其能源领域的从业经历,或将为茅台带来新的视角。

在国企治理层面,陈华深耕能源国企多年,擅长大型组织的精细化管理与风险管控,这有助于茅台进一步规范内部运作,化解渠道治理中的沉疴。其政府任职经历更能强化茅台与地方产业的协同,在争取政策支持、统筹能源与酒业资源方面形成独特优势,契合贵州将茅台打造成“区域经济杠杆”的战略定位。

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张德芹曾表示,“面对消费场景的改变,投资者有担忧,我们很理解,但请大家相信,相信茅台的质量、文化、根基不会动摇;相信茅台的创新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不会倒退;相信茅台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不会掉队。只要度过这个周期,就会让茅台这个民族品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不辜负各位投资者的期望,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正如张德芹在股东大会上所言,茅台的文化根基与调节能力不会动摇,但穿越周期仍需持续努力。

从能源局到茅台集团,陈华的跨界转型堪称一次“大考”。这位在能源行业摸爬滚打的管理者,能否带领茅台这艘酒业巨轮在周期浪潮中稳舵前行?资本市场与行业内外都在等待答案,而时间,将是最好的裁判。

*题图由AI生成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