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节点财经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一则人事任免通知打破了白酒行业的平静。 10月25日上午,茅台集团召开大会宣布,张德芹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而距离张德芹履职这一职位仅过去一年半时间。 这是自2018年以来,茅台集团七年间的第五次“换帅”,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期,这场跨界任命不仅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更折射出这家民族酒业巨头在周期波动中的战略抉择。 01 七年五度易主:茅台权杖接力 茅台集团董事长的座椅,从未像过去七年这样频繁更换主人。 2018年5月,原董事长袁仁国因贪腐问题突然卸任,为长达十余年的任期画上句号,也留下了亟待清理的“权力遗产”。
彼时临危受命的李保芳,是从贵州省经信委主任岗位调任的“空降兵”,虽已接近退休年龄,却以雷霆手段开启了整顿风暴。针对袁仁国时代滋生的经销商体系乱象,他大刀阔斧削减近千家违规经销商,斩断利益输送链条,硬生生扭转了“价外价”“批条酒”等积弊,为茅台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这场“刮骨疗毒”并未让李保芳的任期延续太久。 2020年3月,曾任贵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副市长的高卫东接过权杖,成为又一位跨界掌舵的“外来者”。 市场原本期待这位年轻的管理者能带来长期稳定的战略,但仅一年零五个月后,2021年8月,贵州省能源局局长丁雄军的上任宣告了新一轮人事调整的开始。丁雄军任内推动的“i茅台”电商平台上线、产品结构优化等举措,一度被视为茅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 2024年4月,深耕酒业多年的张德芹接棒,这位曾参与茅台系列酒发展的“老兵”甫一上任便抛出“经销商是茅台的家人”的理念,暂停多地企业申购政策、取消12瓶大箱飞天投放、调整高端产品发货节奏,一系列组合拳直指渠道生态重构。然而,即便其任期内茅台在行业下行中仍保持增长,一年半后的人事变动还是如期而至,陈华的上任让茅台“七年五换帅”的纪录再添一笔。 频繁的人事更迭背后,是内外因素的双重交织。 从内部看,作为贵州省属核心国企,茅台的管理层任免始终与地方国资治理的要求紧密相关,每一次换帅都承载着特定阶段的治理目标——从李保芳的“反腐整肃”,到丁雄军的“数字化改革”,再到张德芹的“渠道维稳”,战略重心随治理需求动态调整。 从外部看,白酒行业正经历“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2024年以来近千家规上酒企亏损面超三分之一,市场环境的剧变迫使茅台不断调整领航方向。 02 茅台迎来一位跨界掌舵者 在茅台的历任掌舵人中,新掌门陈华的履历显得既特殊又具延续性。这位1972年出生的彝族干部,1994年从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专业毕业后,便扎根能源领域深耕三十载,从盘江矿务局的基层逐步成长为省级能源部门的“一把手”。
更值得关注的是,陈华的任命延续了茅台近年“跨界空降”的传统:丁雄军上任前同样担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高卫东则来自交通运输系统。 这一规律背后,折射出茅台对掌舵者核心能力需求的转变——在行业成熟阶段,比起酒类专业背景,统筹全局的国企治理能力、应对复杂环境的风险管控能力,成为更关键的任职资质。正如行业分析指出的,当前茅台董事长的核心角色已从“行业改革冲锋者”转变为“企业稳健守门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