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决定成本和企业生存状态,多数厂商优先保证市场份额的选择,导致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只有掌控成本控制能力和定价主动权的企业才能在更加激烈的价格“厮杀”中存活下来。 “从‘电比油贵’到‘油电同价’,再到‘电比油低’,这是一个结构性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行业内部的结构性变化将和行业外部的发展环境共同支撑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快速提升。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现在国内保持或者扩大超大规模的汽车市场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压力下,扩大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有利因素也在不断增强,这就决定了油电结构性变化会提速。企业要尽快适应充分竞争和加速进化的常态,否则只能越来越被动。 国内车市会一直“卷”下去吗? 事实上,对于2024年车市的发展趋势,业内曾早有预测。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开工信中表示,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也在开工信中提到,2024年又将是一个“最卷”的年,卷价格、卷产品、卷服务、卷流量……一切都到了“见真章”的时候。 但比亚迪挥动“价格屠刀”的强势进攻,仍让其他车企无法淡定。在业内看来,这一轮的“卷”很有可能将会是“决定车企生死的生存之战”。 自主车企与合资车企的攻守互换、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之争,以及头部企业与尾部企业的两极分化,都在印证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逐步发生改变,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中国车企数量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高峰后,过去几年已经逐步开启优胜劣汰。”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管鸣宇表示,汽车产业是规模致胜的产业,未来3至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兼并重组和深度合作。 “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留下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今年2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时表示,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电动化变革继续驶在快车道,智能化变革开始换挡提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