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汽车

旗下栏目: 科技 汽车 健康 旅行

掉队了的比亚迪,如何重回王位?(4)

汽车 | 发布时间:2021-04-07 | 人气: | #评论#
摘要:比亚迪的根和魂 回顾比亚迪的历史足迹,大致分为3个阶段: 1995年-2002年,主要业务为单一的手机电池生产制造; 2002年-2009年,业务开始升级,手机电池

  比亚迪的“根”和“魂”

  回顾比亚迪的历史足迹,大致分为3个阶段:

  

  •  

      1995年-2002年,主要业务为单一的手机电池生产制造;

      

  •  

      2002年-2009年,业务开始升级,手机电池扩展为“电池+代工”,同期还进军了燃油车市场;

      

  •  

      2009年-至今,开始进军新能源车领域。

      

 

  整体来看,无论是手机电池,还是代工生产,抑或是后面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分类上虽然不同,大体上都归属于制造业。能够横跨多个细分制造业和产品品类,跑通技术到生产制造,最终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已经超出了一般制造业公司、公司管理者的能力范围,完全可以称之为“综合制造能力”。

  究其根本,比亚迪的“与众不同”还是来自于王传福,其高级工程师的起点,让他对于技术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他也不“循规蹈矩”,不会盲目采用行业中现有的技术体系和生产方式,在企业中推行“买不如造”、微创新等举措,同时还对技术未来发展有足够的见解和预判。

  所以,“综合制造能力”就是比亚迪持续发展成长的“根”,而王传福本人就是比亚迪安身立命的“魂”。

  优点的反面,往往就是缺点,比亚迪也是如此。正 因为王传福自己对于技术的判断十分自信,也坚持“自己靠自己”,让比亚迪在行业里也显得十分“异类”,并且也导致比亚迪在发展路上的数次“走岔路”。

  

  比亚迪新能源“未来村”(图:东方财富)

  2009年,王传福曾将比亚迪的战略方向定为新能源,包括LED,光伏发电等,而且是深入到具体的应用上。当时的比亚迪自己建设了两个太阳能发电站,而且还建造了由完全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可持续发展别墅组成的样板“未来村”。

  但后来光伏产业出现“供过于求”,而且行业内其他企业更早起步、高度产业分化,比亚迪的光伏业务并没有取得特别多的进展。自建的两个太阳能发电站几年后就被转让给其他光电企业。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化学储能这一块市场从此也没有了比亚迪的身影。

  

  比亚迪园区内的“云轨”

  相比光伏,“云轨”则显得更加惨淡。2016年比亚迪活用自身新能源动力技术,推出了云轨,一种全电动单轨轨道交通方式。相比当时许多城市正在兴建的地铁,云轨虽然运输能力更小,但建设成本更低、建设工期更短、建设方案更灵活,纸面上是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的。

  在当时的发布会上,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也给云轨定了一个小目标:“打造一个千亿级的产业,再造一个比亚迪。”

  但仅仅在一年之后,中国整体的大型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政策就迎来了调整,针对许多城市大造地铁,公共交通造价过高、大量采用PPP融资等问题,国家要求各地城建注重实际需求,而不应着眼于不切实际的“大干快上”、“大拆大建”,云轨的发展因此踩下了急刹车。

  更麻烦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其他轨道交通巨头,纷纷基于自身的技术,拿出了产品和解决方案。更不要提,轨道交通巨头们往往还拥有强大的基建队伍和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很多机构在对比亚迪进行估值时,往往都将“云轨”直接归0。

  

  跟其他自主车企积极吸收汽车行业成熟人才的做法不同,比亚迪从创建以来就偏向于招收应届毕业生,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培养,例如投入到比亚迪负责汽车核心研发的汽车工程院中。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